梁元生教授 – 都市牧羊

讲题:都市牧羊(Shepherding in the City) 时间:2011年6月12日主日崇拜讲道 讲者:梁元生 聆听讲道: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各位弟兄姐妹,早上好: 今天是耶稣复活四十日后升天的日子,是圣灵降临节。在耶稣升天前,曾经对门徒交待说:"你们要去传福音给万民聼,由耶路撒冷、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这个传福音的吩咐,就是一般基督徒所说的"大使命"。我们常常会觉得由耶路撒冷,到撒玛利亚,再到世界的地极,是一个不断往外延伸的过程,是一个由核心到边沿、由繁华到荒漠的过程,越走越远,越走越辛苦,但为了天国,为了完成"大使命"而必须吃苦、开荒的过程。今天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反思耶稣"大使命"中所说的"地极"。我想提出的是:"地极"—-基督徒从耶路撒冷走来,从撒玛利亚走来,可能并非边远之地,并非荒漠之地;这地极,就二十一世纪的情况来说,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不愿之处,更有可能就在我们身处之地—-城市。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都市牧羊",目的想要探讨一下在现代城市化的大潮下,基督徒如何在城市的氛围里过基督徒的生活,及如何实践传福音的大使命。 一、 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 我是学历史的,而研究的兴趣主要是城市史;因此,对于人口迁移、房屋发展、工业商业等等与城市有关的题目,都略有涉猎。据我所知,在过往的两个世纪中,有过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城市化"运动;而最受人注意并且规模最大的则要算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数十年间北美洲(特别是美国)的"工业城市"兴起的现象(Rise of the Industrial Cities)。由于机械发明和工业兴起(多得该时代的许多发明家如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发明电话的贝尔等),以及全国铁路网络的建成,造成大规模的人口由农村向新兴工业城市流动。一些旷源丰富和位于铁道网络枢纽的工业城市,如芝加哥、匹玆堡、奇里夫兰、辛辛那提等迅速膨胀,人口剧增,力逼传统的商业城市波士顿和纽约。这个"城市化"现象,带出许多美国史上有关社会改变和文化改变的问题,包括伦理的、宗教的、生活上的适应,以及城乡矛盾,以致在过渡和转折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今天我对此不会作详细的分析,只想借此带出近代历史上另一次的"城市化"运动,而这次的"城市化"规模更大,牵连更广,对人口流动、社会变化、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都有更为广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次"城市化"运动,要比美国十九世纪末期的"城市化",来得更重要,却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我想要说的,就是过去这二、三十年来中国本土上的"造城运动"。只要大家回头北望,就知道我们的"边城"深圳,三十年前只有罗湖口岸的几条街道和几十万人口,规模不大,但二十年间深圳已经变成一座大城市,人口超过千万,高楼耸立,百货纷陈,热闹非凡。连年产经济总值,也已经逼近香港了。听说今年或明年就可能超过香港!深圳只是一个例子,其余国内的许多地区,成千上百的乡镇小城,在过去二十年间也都迅速发展,大兴土木,迅速地变成人口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城市。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把城市本来较为挤迫的空间都填得满满的,甚至高架桥下、火车站的广场和空地,都是容纳农村流民的城市空间;当然,也有厂商为劳工而建的简陋房舍,和农民自己临时架搭的棚屋和帐房,形成了现代中国城市的一幅奇异的景观。 根据最近的资料,现时中国内地由于城市化而出现的人口数百万或以上的都市,有超过六百个之多,而城市人口也占了全国人口四成左右。已往中国全国人口大概有九成是住在乡村的,现在那所谓六成乡居的人,也多数是住在乡镇里的,真的住在农村里的农民,已经不多了。这是中国历史中史无前例的、规模最大的"城市化"现象,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都会带来重要的变化。 以下我拟从基督教的角度去探讨一下中国城市化的问题,以及从圣经中学习在城市中牧养和传福音的经验。 二.都市作为大牧场 都市牧羊,是城市教会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所讲的羊,当然是指著人来说的。他有两种:一种是"无牧的羊",即在都市里迷失而没有信仰的人;另一种是"主的羊",是都市教会的人,是信徒,是跟随耶稣的人。我们思考"都市牧羊"这个问题时,即是说在现代城市环境中信徒如何生活,以及如何传福音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这群无牧的羊与主的羊所共同生活的地方—-都市。在昔日,甚至在圣经的描写中。牧羊的地方和今日有很大的差异。最佳的牧场,当然是草原,是青草地、溪水旁。牧人带领羊群觅食,到有水草之处,一边放牧,一边高歌,又或手上一枝竿,口边一支笛,在群山之中,绿草之上,俨然一幅美丽安详的图画。这个情景可能发生,但另一种情况也可能出现,就是山路崎岖,草丛稀少,有羊在走路不小心时滑下山径,咩咩哭啼;也有可能走失一只,要牧羊人四处寻找。这些情况在圣经中常常提到,大概是市场发生的事。再有一些情形,就是经过旷野山林,难免遇到豺狼猛虎,或者其它怪兽,对于羊群,随时有生命的威胁,而作为牧羊人,也就战战兢兢,注视环境,希望所有羊群能够安全渡过险境。 现代的人,对荒漠草原的牧羊生活,都不容易体会和琢磨了;但现代都市中的教会,现代都市中生活的信徒,其实险阻和困难比起昔日山林野地之间的群羊并不少,而都市中的困难和危险,和野地牧羊,情况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呢! 在石屎森林中,在幽暗夜灯下,豺狼四伏,毒蛇围绕,要寻找可吞吃的群羊;在大自然我们看见的猛兽,张牙舞爪、大声咆哮的时候,我们是较为容易嗅到或见到身边的危险的;换言之,在自然的旷野和牧场里,我们较为容易辨识野兽和敌人,也较为容易了解甚么是平安,甚么是凶险;但是在大都市中,危险和狼毒,诱惑和陷阱,往往会躲在浓厚的化妆及闪耀的霓虹灯光背后,不容易为人察觉。都市牧场,机关处处,不单止羊群容易涉险,连牧羊人也常常会受到欺骗,或自顾不暇。在过去研究都市文化的书籍中,对于城市化最大的指责是使到年轻人道德堕落,失去一些农村或传统赋予他们的基本价值。城市中充满各样的声色犬马的引诱,容易令人迷失。这个"罪恶之城"(the wicked city)的说法,一直非常普遍。今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进入大城市,寻找工作和生活,也碰到十九世纪后期美国农村青年迁入工业大城市时相同的问题,但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农村里所给予他们的基本价值也是支离破碎和残缺不全的,到了城市后,他们就更为空虚迷失。这种无牧的羊群,在中国城市中,遍地皆是。是今日中国基督教,特别是中国城市教会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我今天早上没有太多时闲去分析中国城市教会的种种问题,只想强调一下:城市,是大使命中所说的地极,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基督教要严峻面对的问题,我们应多加留意,和多加思考。今天在八问题提出之后,我想回到圣经,用保罗的城市经验来反思我刚才所提出的都市牧羊和相关的一些的问题。 三.都市中的牧羊人—-保罗 使徒时代的保罗位复音的缘故走过不少地方,他的足迹大概踏遍了现在中亚西亚和欧洲南部地区,其中所到之处当然少不了各地的大小城市。根据使徒行传记载,他到过的城市由大马士革开始,有路司德、安提阿、耶路撒冷、雅典、尼亚坡里、哥林多、以弗所、特罗亚、罗马等等。以下我们想透过保罗的城市经验,反思一下在现代城市中作为信徒及作为牧人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由于保罗到过的城市不少,今天我们只选择其中以一个城市中保罗的际遇来思考一下。这个城市就是雅典。 雅典是座大城。在当时可以说是百方辐𫐏、商旅云集,各种文化和族裔皆汇聚于此,可以说得上是个国际大都会。雅典的商业和文化,和现代许多城市很接近,所以保罗的经验对现代城市教会和城市中生活的基督徒也很有参考意义。雅典的兴起,在主前第四、五个世纪,它不但是地中海贸易的一个含蕴中心,也是文化和政治的发源地。是西方哲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乡,这里有文士、学者、哲人、贵胄、艺术家、商旅,工匠,以及各式各样和各个阶层的外来人。城市就是容纳不同人口、不同文化和不同阶级的地方。雅典就是这样一个城市。香港也是这样一个城市。 保罗来到雅典,会见了住在那儿的基督徒,也和当地的虔诚的犹太人谈论。他在雅典的事迹,记载在使徒行传第十七章。 在这个繁华热闹的都市中,充满了各样的挑战,尤其是要为主传福音的保罗。他来到这个城市,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甚么? 首先是他踫到一批学者。18节那里说,那里有伊壁鸠鲁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与他争论。城市中往往会有许多知识分子,会有很多不同的学派和意见, 对人生,对宗教,对终极关怀都有其独特的看法。这样的一个依赖知识和理性的对基督教的挑战,不但在雅典如是,我相信在香港也如是。即使在我们的校园里,理性的和知识对宗教的挑战也是十分普遍的。所以,城市教会和城市基督徒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知识的挑战,也可以说是理性的挑战和科学的挑战,the challenge of intellectualism. 相信你身边就会有不少这样的人,像基督教做出不同形式的学术问难。 其次,保罗在雅典所见所闻的,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城中的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聼聼。"(21节)这是另一种我们熟悉的城市文化:把新闻说说聼聼。政府的新闻,社会的新闻,名人的新闻。。。大家都没有用严肃的态度看待新闻,就是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甚至关乎国家社会的事情!城市人只喜欢把新闻拿来作闲聊的话题,说说聼聼,就是gossip的意思。城市中的教会也有许多猜疑和纠纷,而许多麻烦大概也是从说说聼聼的gossip而产生的。因为城市中可以收听到不同消息和新闻的渠道很多,造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形,很难形成共识,对于众人一心的信仰归属感也不容易形成。这是城市挑战的第二种:闲话及疏离the challenge of alienation and gossip. 但最令保罗心焦的,当然是雅典城里满城的偶像。16节:"保罗在雅典等候他们的时候,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焦急。" 雅典城中有很多偶像。因为雅典的文化传统中,也有许多天将鬼神,并不为怪。如天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女神雅典娜、亚底米等等,都有自己的神庙。都在希腊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在民众间有很大的影响力。 保罗在雅典和他们日夜相处,深深感到偶像对人的影响,所以心里焦急。他为此除了心焦,还常与人辩论。就是因为面对各种偶像的挑战,使到保罗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卫道神学讲章:24-32节:"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忍受服侍,好像缺少甚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世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何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喘擵而得,其实祂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鋻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因为祂已经定了日子,要藉著祂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祂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这篇道影响甚大,邻近的地区如路司得、以弗所和马其顿的人都深受影响,例如有人藉著造神盦和庙宇发财的就因此对保罗恨之入骨,认为他断人财路。 这篇充满神学内涵的演说,我今天不能在此作仔细的分析,只能指出一点,那就是这是向城市人说的,因为其理据和一般神学篇章不同,一般都会从神的创造谈起,但这篇讲章则强调人的结局,亦即是从神的审判谈起。明显的,这是针对城市文化和人的罪行而展开的神学反思。 不过,我认为保罗在雅典的最大挑战,不是学者们的问难,保罗自己有著丰富的学识,及良好的辩论口才,舌战群儒之下,表现绝不逊色;也不是满城的偶像,和众多的闲说(gossip),清者自清,保罗及其跟随者,包括青年人提摩太,在雅典城这个大染缸里,就如一度浊市清流。那么,对保罗来说,雅典城内最大的挑战又是甚么? 是物欲么?是权力么?是学问么?是虚无么? 不,都不是。城市中最大的试诱不是这些,而是自己。 使徒行传十七章提及保罗在雅典以及邻近城市中继续为主工作,宣讲复活的信息,并且治病赶鬼,得到一些人的跟随。但也有一些人把他看成希腊传统中的神灵再世,要跟随他,把他看成宙斯或亚底米,换言之,他面对一群奉他为神的宗教盲目跟随者。这是一个被偶像化的过程。我认为这也是城市文化中最能令人迷惑和使人陷落的事情。也是保罗最大的挑战。 四、结语—-看,那城市和牧场上无牧的羊 总括而言,保罗在雅典城中遇到的几个挑战,仍然值得近日城市教会参考:它们是: 知识化或学派化的挑战 闲话化或gossip化的挑战 偶像化及被偶像化的挑战 最后,让我们回到耶稣升天前的大使命作为今日的总结:你们要往普天下去,由耶路撒冷,撒玛利亚,到犹太全地,直到地极。这地极,以今日看来,不在旷野,不在荒原,不在边疆,不在深山,不在无人之地,乃在城市之中。都市牧羊,应该是二十一世纪的特色,也是末世的挑战。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主日崇拜预告 日期 : 27/05/2012 (星期日) 时间 : 10:30 讲员 : 邓瑞强博士 题目 : 我知错了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