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宣教:只需3%基督徒 城巿可轉化 城巿宣教新模式省時省力收效大 編輯室 2009年9月7日星期一 下午12:07 職場宣教在近年在宣教學廣泛被討論,在觀念上已漸有取締傳統宣教模式之勢。近日有資深宣教學者認為,只要3%基督徒都能走出教會的四面牆壁,成為職場宣教士,才有望讓全城歸主。 曾在非洲宣教20年之久的資深宣教士江榮義牧師近日在華福中心《今日華人教會》中表示,台灣只有3%基督徒人口,即是說有97%屬未得之人。他說若非那3%的基督徒都能離開教會的安樂窩,成為職場宣教士,進入他們當中傳福音,否則不可能讓全台灣人歸主。 江牧師表示,在廿一世紀社會越趨複雜的世代裡,需要在牧師和非基督徒之間建立信徒作職場宣教士,充當福音的橋樑的角色,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包括公司、學校、工廠、餐廳、商場等看作福音的禾場,配合不同人士的需要,帶著道成肉身的態度向他們傳福音,則才幫助更多未信者進到教會裡。 他表示傳統宣教模式就好比傳統打仗時耗費大量軍隊馬車,又像希特勒用大量坦克攻打前蘇聯一樣;但反觀恐佈主義頭目本‧拉登在911事件中,利用了美國的資源輕易攻打美國,引起全美國的不安,像著名華人佈道家唐崇榮牧師所形容,「美國人抓恐怖頭目奧薩瑪.本.拉登,好像大象抓蟑螂;又好像拿牛刀打蒼蠅。」 傳統的宣教士都要接受3年的神學教育裝備,並蒙召加入差會,再移居宣教工場,經過語言的訓練及適應,前後花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開始向當地的人傳福;但城巿宣教趨勢已有了很大的變化,從宣教士親自領一群體歸主轉變至領少數當地人領其群族歸主;又或者在異地領了來自共產國家或回教國家的人歸主後,他們便可帶專業身份回到自己的國家,成為最出色的職場宣教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