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察賭風聯盟發言人、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對馬會向未成年人開放賭場的做法嚴厲批評:“馬會以辦嘉年華爲名,實際上是爲青少年提供近距離接觸賽事的機會,讓年輕人培養錯誤觀念,以爲‘賭博’是一個與衆同樂的家庭活動。”監察賭風聯盟批評馬會此舉是要爲日漸式微的賭馬活動培養接班人,在青少年中渲染賭博的歡樂氣氛,將對社會造成極大的惡劣影響。
但馬會發言人則辯稱舉行嘉年華的動機是在於慶祝國慶,並沒有鼓吹賭風的不良動機。馬會副主席陳祖澤也表示,賽馬除了是博彩活動,也是一種運動,他又說,這次也確保了兒童不會參與投注,他亦不擔心兒童會被感染成馬迷。
雖然馬會聲明嚴格限制未成年人投注,但在現場可以看見小朋友十分興奮,不少少年兒童與家長一起看馬經、商量要爲哪一匹馬下注,並爲馬匹呐喊助威。馬會雖已將現場劃分爲多個區域,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進入投注大堂,及以布袋遮蔽未成年人可觸及的自動投注機等,但事實上他們仍然可以間接參與賭馬。只要他們決定爲某一匹馬投注,便會通過家人下注,繼而與家長一起爲馬匹喝彩打氣,希望贏錢。
而不少馬主、甚至連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都帶子女到馬場“同樂”,唐的愛駒“富士晨曦”更是首次勝出頭馬。他在賽後高興地說:“同仔女一齊影(頭馬)相,好有紀念價值。”身兼馬會名譽董事的唐英年表示,在賽馬日對年輕人開放馬場,既可培養他們對賽馬運動的興趣,又可一家大小同度假日,只要年輕人可以自控,到馬場參觀也沒有問題。但他又說,馬會在考慮開放馬場時,應在推廣賽馬與提防賭風蔓延之間取得平衡。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則表示,政府無意改變禁止18歲以下青少年賭博的政策。對這次民間國慶活動,政府會支援,但不會鼓吹賭風,而成年人也應樹立好榜樣,防止對兒童造成負面影響。
而據馬會賽馬事務所執行總監應家柏表示,由於民衆反應踴躍熱烈,今年12月26日“拆禮物日”,馬會又打算舉辦此類嘉年華活動,讓兒童再度感受賽馬的歡樂氣氛。
監察賭風聯盟在日前發出的多次呼籲中,已經指出政府一向以來的“不鼓勵賭博”政策如今是名存實亡,馬會正是在政府默許及纵容下,不斷變本加厲地採取多項措施在社會上鼓吹賭博。候任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認為,在耳濡目染下,青少年容易認同賭博。他促請馬會及政府不要在比賽日舉辦讓青少年進入馬場參觀的嘉年華會。
明光社於10月4日在網站上發出呼籲,向市民提供抗議信藍本,號召市民積極向馬會及民政事務局投訴,避免馬會及其他相關機構推出更多宣傳活動,要求“民政事務局做回本份,切實執行‘不鼓勵賭博’政策,而馬會亦必須於賽馬日停辦類似活動,檢討其宣傳政策,避免將賭博、家庭同樂和娛樂混為一談!” 明光社投訴呼籲及投訴信可在 www.truth-light.org.hk 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