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奥与教会盛会

随著08北京奥运会进入倒数一百天,香港教会也用不同方式响应。 奥运是全球体育盛事。运动比赛本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但联合不同国家民族一同参与时就更富意义。在运动场上民族主义都后退,让路予公认的运动规则,如公平,平等,互相 尊重,互相合作,个人则要诚实,节制,顺服裁判等。可以说奥运精神其实就是理想的全球一体的精神,不单透过赛事聚在一起,亦透过上述人类共同核心价值团结一心。但吊诡 的是,奥运过后,不单运动热潮迅速消退,附随的奥运精神价值都会随著政治经济因素消失无踪。 近年教会盛行大型盛会,将祷告及福传等属灵生活全港化,以去年香港葛福临布道大会为例,全港所有宗派教会将藩篱及历史包袱都在共同目标前一一卸下。齐心响应,耗费2400 多万,热心信徒积极带领亲朋好友,结果是34万人次参加,3万多人决志。今天事隔半年,教内似乎已找不到福传风暴后一丝的痕迹。作为主耶稣用宝血买赎的教会,教会的盛会与 世界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的合一和热心能比世界更真心流露,香气更持久吗? 弗4:2-3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今天华人教会仍未能看到合一的见证。所谓"合一"往往指的是基于宗派,神学等立场造成的"小圈子合一",或数宗派(如三宗)在某些议题立场上"选择性合一"。更吊诡的是 单谈"合一"便足令基督徒反目成仇,水火不容。引刚回天家的基督徒作家柏杨的名言:一个中国人像一条龙,三个中国人反变成一条虫。华人教会是否亦似如是?教会若能放下 教权主义,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教会的盛会才能真正同心合意,世人将明白只有在基督的爱里才可找到真正的合一精神。 启3:16,17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大型聚会容易燃点信徒的火热,但三数天随著广告及宣传招牌的卸下,祷告及传福音的热情多迅速冷却。全球祷告日数年间,多少信徒仍随时随地多方祷告?葛布后多少教会因此 大受激励广传福音,得救人数天天加增?今天教会不应将热心信徒寥寥数人视为正常现象,受社会个人主义吓怕而不敢对会众严格加劝戒,未能将信徒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 面前,否则将成半热之水、失味的盐,不单被吐出去,更将被社会摒弃。 亚4:6 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为了北京奥运,中国斥资人民币1100亿,全民投入;同样教会大型盛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资金实无可厚非。但今天教会必须醒察有否将基础建立在人本主义思维上,以人的才能 及资金判断事工的可能性。历史上不少伟大圣徒在严重缺乏下学会完全的信靠,终至结出伟大的果子的例子多不胜数,打开宣教大道的保罗、空手建立千人孤儿院的乔治•慕勒,还 有单凭单纯爱主的心踏上宣教旅程的传道人难以胜数。事奉者所能依靠的不是事工的资金与规模,而是对圣灵的绝对信靠及真信心。 借柏杨的名句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为"酱缸文化","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千百年的社会文化陋习。今天香港的华人教会是否不愿跳出从 肉体祖先继承下来的劣根性,还是愿意作为耶稣基督十架宝血卖赎的教会,领受从父神而来的异象,靠著圣灵的火,将一切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 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后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等等的恶行钉在十字架上,成为新人呢?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