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企业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台湾企业奖,今年迈入第六届,成立以来深获台湾企业人士的肯定。今年报名参加甄选共有一百 四十一家企业及企业家,最后由宏达电、IBM、东基等六位得奖者摘下桂冠,宏达电更是创新纪录勇夺"最佳创新经营奖"、"最佳国际成就奖"两项殊荣。
"蜕变与挑战"是今年台湾企业奖的主轴,主办单位表示,这是期野x湾企业在全球经济衰退的疑虑中,重新收拾脚步,昂首向前,走出亮眼的新未来。因此,得奖者都历经长达半年的审查过程,从初审、复审(书面审查、企业拜访)、总决审等四个阶段严格筛选之后才产生的。
廿一日的台湾企业奖颁奖典礼上,代表东基上台领奖的东基院长吕信雄致上深深感谢。他把这份荣耀归给上帝、所有献身后山服事的宣教士和全体同事,及给予东基支持与关怀的爱心人士、好朋友。
吕信雄院长为医界少数不是医师出身的院长,因著专业的医务管理背景,使他独到的见解与分析,得以带领东基冲破困境,化危机为转机。由花莲到台东今年刚好满十年的吕信雄院长,回想当初被派遣来东基担任东基院长一职时,东基正濒临关门的危机。几经长考,他以逆向思考为东基找到短期经营的方针:"东基是间医院,但又不是很大,它与大医院相比设备、人才少,跟诊所比又不方便。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我们可以比诊所设备齐全、又可以比大医院方便。一般医院有很多行政程序,所以我把行政程序缩短,让它比大医院方便,但又比诊所设备齐全。"就长期发展而言,吕信雄院长剖析后后认为,唯有更新医疗设备、找齐专科医师,甚至扩充医院规模,东基才得以生存。定位清楚后,吕信雄院长著手"找寻资源重建医院"的工作。
虽然有921大地震、911事件的冲击,靠著社会大众的慨然义助,东基新医疗大楼终于在2003年完工启用、旧大楼也在第二年整修完成,以崭新的设备及亲切的团队投入照护台东人健康的行列。环顾周遭的环境,吕信雄院长苦思东基的下一步,最后他为地区医院的东基找到一个独特的角色。
"我觉得在急性领域的医疗发展有限,这里已经有个区域级的台东马偕医院,医疗不是为了竞争来抢病人,应该做一些区隔与帮补,所以东基跟台东马偕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往急重症发展,我们就往社区发展。"因此,东基踏出去做社区老人的工作。做老人工作的同时,发现儿童、青少年问题,所以又跨出去做儿童、青少年关怀。
于是东基成立了"一粒麦子基金会",推动社区全人关怀工作。家户探访、老人送嚏B山地巡回医疗、老人日托等服务,现在每月东基服务的老人就有一千五百名。而因著社区服务看到了瘫痪或长期卧床的病苦老人,遂起了投入长期关顾的念头。前年动工、具有多层级照顾设计的"迦南银发生活福祉中心"将于十二月十三日启用,涵遛W立生活的照顾住宅、协助照护的Group Home、轻中度失能的日间照护、完全照护的理之家,以及提供社区互动的长青大学等,让长辈不论是健康或失能者,均能享受连续性、一贯性、多元化的照护服务。儿童关怀方面,目前则已设立十一个课辅班,每学期帮助两百二十名弱势家庭的儿童。
以有限资源创造无限价值,并形成爱的循环平台,是东基一直努力的目标。这些年来的付出也受到社会的肯定,如2007年以地区医院的规模,荣获行政院卫生署新制医院评鉴等同"区域医院"的优等成绩;今年三月获"国家青年公共参与奖"NPO经营团队组首奖,员工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卅五岁以下的青年,以老干新枝组合展现活力及行动力;其他如居家服务连续二年获得台东县政府评鉴优等;山巡志工黄诚明、志工队队长林溪山分别荣获2006、2007年全国卫生保健绩优志工个人"特殊绩优贡献奖"等。
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责任。迈入第四十五年的东基,将继续致力"医疗志业"和"老人照顾服务",为弱势族群谋求幸福。吕信雄院长借此得奖机会再次呼求,希望更多好医师来台东一起守护后山,也希望社会大众继续支持东基,让爱的循环能继续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