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恩臨萬邦--宣教經驗談 李勝德 2006年6月19日星期一 上午11:30 6月15日晚,4位宣教士一起來到恩臨萬邦運動假宣道會深水埗堂主辦的第十九界恩臨萬邦《宣教日誌―新舊宣教士現身說法分享會》中,分享他們踏上工場前後所遇到的困難與得勝的經歷。以下是對談內容簡錄。注:繩,絲,何國龍宣教士(何),添宣教士(添) 請一位宣教士分享自己是在什麼情況下決志做宣教士? 何:我以前做過很多類小生意,在壓力很大競爭中,一次我向神祈禱:能否賜我生意?好像聽到了神說“好”,在同行都生意黯淡的時期自己的生意卻非常好。所以感到神是一路保守的神。 之後我在深圳看到很多北方來的年輕女孩,很多才十幾歲卻借了別人的身份證以及計劃生育證(內地計劃生育政策下要求找工作需要提交的證明)就來了深圳打工。問她們:你們什麼時候放假?得到的回答卻是:不加班的時候就是放假呀。再當我去了泰國短宣,看到那裏有摩門教徒非常熱心傳播。這些都讓自己感受到傳福音的極度緊迫性。 我在差會做了2年的侍奉工作,逐步感動到摆上再挑戰自己的時間,所以這次被差去澳門宣教。 你們幾位有在差傳奮興會上決志宣教的嗎?如何確定是神的呼召,而非情感衝動? 何:我認為祈禱非常重要,神是不斷感動的,當你祈禱時,甚至神感動 “那裏(Macau)有羊”。 添:我是在一次蔡元雲醫的呼召下決志要宣教,之後教會弟兄姊妹都非常熱心與真誠幫助自己,為自己祈禱。並且牧師幫助我更深學習神的話語,協助自己建立更大信心與愛直到到達工場之日。 從決志到接受裝備出工場,過程中有什麼可以提醒在場人士? 絲先生:要學習跨文化,還有怎樣準確傳遞信息,因為有太多經驗發現去到不同文化之地,自己可能錯用詞彙以及行動,反而錯誤理解當地人的意思。 我是宣教工場主任,會看到不少宣教士在宣教地很難處理同工間的關係。我覺得更重要是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要學會用神的眼光看自己,不過高看自己也不過低看自己。 何:我感到要早些給教會分享異像,不能在臨出發時才說,當弟兄姊妹也被給予自己的異像感動時,他們會拿出更懇切的祈禱與支持。 添:我自己會做心理分析,我發現自己適應能力較好,但是觀察力不夠敏感,所以要有目的學習。 如果很想帶職宣教,是否最好先讀神學? 添:對,一定要讀神學,我建議希望帶職宣教的人可以part-time讀神學課程。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系統神學、教會歷史這些神學科目好像與宣教沒有什麼關係一樣,但沒有學則當遇到一些時刻就不能分辯怎樣才是正確的信仰。 我所在的那個國家信徒很喜歡追求聖靈充滿,一個表現是在祈禱時被聖靈擊倒,就是牧師為其按手之後他就倒下去了。其實「生活中每天早上起床感受當天是很開心明亮的一天」也是經歷聖靈的。但有一些南亞地區的初信者會擔心自己祈禱的時候不夠虔誠,因為沒有被聖靈擊倒。很感謝自己讀了神學明白了什麼是聖靈充滿,所以可更全面平衡地教導信徒明白聖靈工作。 建議part-time讀神學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有一個很好的履歷,有了它會更為帶職前往創啟地區宣教的人得到簽證與工作機會提供很大的幫助。否則一些專業人士讀全職神學的話,很難給創啟地區國家說明清楚其中幾年的工作空白期。 如果沒有語言恩賜,是否不能成為宣教士? 何:我想沒有語言恩賜也可以去工場,學好語言的條件先是要感受摩西對百姓的愛與哀慟的心,以及有否一顆順從神的心?最後語言的恩賜不能被過去束縛住,也需要毅力與勇氣。但宣教不能被語言的艱難而放棄,語言再不行都可以去工場做支援性工作,也可以去與自己語言類似的工場。 添:我最初也不知道自己有否語言恩賜,但在工場認真找基礎與師資好的學校,我在一個基礎很不錯的學校接受語言培訓。當自己在工場第五年時,開始有信心看電視,並且可以看明白了。我是在第七年用當地語言講道。那次翻譯突然不能來,我就帶著信心用當地語言開始講道。很感謝神給了這樣的機會讓我有信心嘗試。 絲先生:在當地6年了,學習語言的確是比較難的事,但工場有不同的崗位,即使語言暫時缺乏也不能攔阻上工場。我的差會鼓勵學語言,但沒有嚴格限制宣教士因為語言不夠的緣故而不能上工場。 工場中,女多男少,單身男宣教士如何處理孤單問題? 添:弟兄宣教士真是非常少,但慢慢更多感受神,才去除了負面的情緒。 我怎樣處理壓力呢?1 我知道去了南亞,需要開始新的關係圈子,所以請教會與弟兄姊妹祈禱神在侍奉的第一期,就幫助做到好的與教會、同工、朋友及鄰舍的人際關係網。2 在繁忙生活中要學會獨處的時間,要找到可以和神、和自己內心分別獨處的時間。3 培養嗜好,我去工場後發現自己很喜歡讀書,從每年差聯/宣道出版社給自己寄的書籍得到很多幫助。4 安排去戶外活動及運動。5 生活要有秩序。有節奏的放假。總之,當生活有秩序時,內心情緒會好很多。 無秩序是非常容易陷入罪試探,我想這包括單身和已婚的弟兄。 如果有小孩,又不想送他們寄宿,是否不適合前往太落後的地方? 絲:假如當地既無TCK’s school也無國際學校,只能用home_schooling了。但我接受不了自己在家裏做孩子老師的責任,唯有送去當地學校。內心同樣希望儘量給孩子教中文,但也做好了心理準備,準備接受自己孩子成長的背景是很複雜,這也給神摆上了。 繩:國外同工也有送入回教學校讀書的,他們是從長遠眼光來看孩子教育問題。所以這是每個宣教士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現在送孩子去讀寄宿學校,十年前還很難接受,現在放開很多了,交托給神來保守孩子。 為了保護宣教同工在工場作見證,其名字和宣教地區以別名代替。 相關新聞: 恩臨萬邦跟進聚會,新舊宣教士現身說法 (2006.06.1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