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人」定義寬鬆問題多 專家建議嚴格以待

「變性人」定義寬鬆問題多 專家建議嚴格以待
在變性人是否要完性手術才可獲結婚權利的爭議鬧得沸沸騰騰之時,一名變性人Ben (化名)前日(23日)正式和女友註冊結婚。

《蘋果日報》報導,Ben由2003年底開始進行變性程序,三年內入院廿次,完成了性別重置手術,由天生女性變為人工「男性」,得以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並受惠於去年W小姐婚權案獲批註冊結婚。

Ben結婚當日,《2014年婚姻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就變性人婚權問題向各團體人士進行諮詢,受到相當關注,70多個團體在公聽會表達意見。有人士認為是要求變性人完成整個性別重置手術才能得到婚姻權利是「不人道」,指因變性手術對身體傷害性極大令許多人選擇不完成全部過程,而該草案則是變相「逼人變性」,要求讓未完成變性的人士亦得到婚權。

Ben變性過程有血有淚。醫生利用她的小腿軟骨做假陰莖,但手術後仍有不少技術性問題,致她不能像天生男性般如廁。

被問及有關變性人婚權,他支持必須完成整套變性手術、或至少去除原來的女性器官才可取得婚權,又批評那些爭取未完成手術就可結婚的人欠誠意,不是真心變性:「只做一半(手術)其實是Tomboy (扮演男方角色的女同性戀者,非變性人)不想要胸部,根本算不上變性人。男性怎能忍受自己有陰道﹖怎能忍受自己來月經﹖」

他指出真的想變性的人不會喜歡自己先生的性器官,反對將男變女的變性人未切除陰莖便算作女性,認為是濫用人權和自由。

而本港唯一進行變性手術的外科醫生袁維昌表示,他廿年經驗看來,想變性的人士是身體和心理出現偏差,手術改變肉體符合其自認為的性別後,是令他們能從痛苦中解脫,正式被承認為其同性別。他又指不願做手術的性別認同障礙人士不多。

外國有「男人懷孕」的變性人帶來的個案,如英國就承認無須接受手術便可更改性別,不要求女性切除性器官,致出現變性男懷孕可能性,他指這就是更改性別法例定得太低的後果,並認為英國定義過寬,促香港考慮自己的做法。

亦有反對將變性人定義過寬的團體指,2012年美國華盛頓州一間學校一名未切除陰莖而被承認為「女性」的變性人在學校更衣室展示性器,令女生造成困擾,但由於法律保護下,學生和家長反對無效,結果學校只能另闢空間讓女生更衣。

性文化學會的關啟文教授亦指,若只根據心理性別而讓未完成變性手術的人士結婚,將出現一連串家庭角色混亂的問題,包括「變性男」懷孕、「變性女」有機會在女厠或更衣室向其他女性(包括女孩)露出男性器官,對女性造成困擾等。他認為除參考英國案例外,亦可參考新加坡或中國的法例等。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