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彼得博士在50年代已开始文字事奉,在印尼创办福音报和灵声季刊等传福音及造就信徒的刊物,并定期为基督教期刊执笔撰文。他在宣教,释经,神学及培灵方面的中文和印尼文著作译作等达八十余种。
他在《教会需要文字工作者》一文中指出,神是有生命的神,同时也是一个文字工作者,衪不断用文字传达旨意和心思,并为人类带来启示。他认为《圣经》就是神在文字工作上的彰显:"圣经是圣父、圣子及圣灵所作的文字圣工。"
同时他认为圣经是神的寄语所在,说:"摩西所写的五经,是神启示他写的,而旧约的先知、新约的使徒也伯在圣灵感动与启示中,将神的旨意和教导书写下来,经过文士的抄录,翻译为各种文字,广为流传。"
然而,对于圣经的撰写和延续,他认为作为传扬上帝真理的教会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表示:"神在每个时代、民族中,都预备一群敬虔主,努力研究真理,参与文字圣工的仆人。"但他强调这个文字工作非出于人意,而是人被圣灵感动而说出神的话来。
针对教会背负传扬与延续圣经的重任,黄彼得博士认为教会应多吸纳一些文字工作者人才,并为著把圣经发扬光大而共同努力,当中他提出了十五种人才:
1、圣经教义人才 2、圣经神学人才 3、书写福音性文章的人才 4、编写工具书的人才 5、富有思想性写作的人才 6、诗歌创作人才 7、编写含有圣经真理的戏剧或基督徒生命见证小说的人才 8、编写合乎中国文化的各级主日学教材的人才 9、编写各级查经课本的人才 10、编写个人布道材料的人才 11、编写培灵信息或整理教牧讲章的人才 12、双向的翻译人才 13、研究和重新编写教会历史的人才 14、编辑书刊人才 15、发行人才。
最后,对于教会如何产生文字工作人才的问题,黄彼得博士认为教会应当透过时刻祈祷、自行栽培及设立文字工作基金三方面,来寻求这群愿意献身于文字圣工的人士。
黄彼得博士
黄彼得博士年青时便从福建移居印尼学做生意,后来悔改信主。于1951年蒙神恩待呼召,一生献身传道,入读印尼东南亚圣道神学院接受装备,并进修获得美国福乐神学院宣教学硕士,三一神学院神学博士学位。
至今他虽已退休,但仍经常获邀到世界各地主领聚会,传福音,栽培信徒,足迹遍及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加拿大,美国,中国,澳洲,欧洲等地,在华人神学院和教会授课,训练主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