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容易父传子 父母应以身作则禁赌

工业福音团契问题赌博复康中心(简称"中心")早前公布去年新增求助赌徒的统计,资料显示两成求助者从小从父母身上染上赌博的习惯,中心呼吁不应在子女面前或与子女一起参与赌博,父母更应以身作则不赌。 中心统计显示,去年新增求助者中,第一次接触赌博的年龄两成在10 岁或以下,而沉迷赌博年龄两成在18 岁或以下,另外两成年龄介乎19至24 岁,可见赌博容易父传子。 中心举例最近一求助个案,三位来自同一家庭及在学的青少年到中心戒赌,他们年龄分别为18岁、20岁及21岁,辅导后发现他们第一次接触赌博的时候,分别才8岁、12岁及10岁,而沉迷赌博年龄分别为18岁、19岁及19岁。他们差不多逢赌必好,2年内欠债超过100万,他们父母一向有赌博习惯。这次母亲看到3名儿子同染赌瘾,才意识到赌博对下一代的影响而停止赌博。 资料并显示,求助的问题赌徒的父亲及母亲分别有近5成及2成5是有赌博习惯,多数求助者表示他们的赌博行为在小时候已经形成,有部份更忆述在十多岁时与父母一起打麻将、帮父母去投注站买马或一起去赌场参观,看见父母嬴钱后自己亦开始对赌钱感兴趣及参予赌博,其后越赌越频密,最后发展成病态赌博。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模倣别人"是最自然有效的学习方法,子女对父母赌博的模倣更是最直接。 另一项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研究显示,赌徒子女在成长期会出现不良的情绪及行为,比如对人有戒心、难建立信任关系、情绪波动大、自尊低落、自卑感重、觉得世界不公平、少向同辈倾诉、容易受惊及愤怒、感到羞耻或受歧视、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感到受委屈、容易哭泣、专注力低等。 中心表示,农历年降至,中国人惯开放禁赌,青少年对赌博活动更加跃跃欲试,呼吁父母应以身作则,建立不赌的好榜样,为给下一代一个不受赌博祸害的社会。 此外中心亦呼吁政府当局应管制有关赌博的宣传,并在宣传广告上加上警告字句,提醒市民赌博上瘾对个人、家庭及子女的祸害;严格规限马会举辨活动鼓吹赌风,并提供更多资源预防赌风的蔓延。 中心亦建议当局应加强教育青少年人不应有不劳而获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及早意识问题赌博所带来的祸害,防预青少年人陷入赌博沉溺。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