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信不要問? 青年牧者用ChatGPT反思「教會PUA式操控」

近日台灣知名網紅錫蘭發布影片揭露大型團體心靈課程黑暗面,質疑其中或涉心理操控,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馬來西亞甲洞基督教衞理公會青年牧者Daniel Low近日在其個人Facebook發文,他創意地用ChatGPT整合教會中的「精神PUA」,對教會牧養作出反思,引發基督徒迴響。 「PUA」(Pick Up Artist)的中文直譯是「搭訕藝術家」,起源於1970年代韋伯(Eric Weber)《把妹達人(How to Pick Up Girls)》一書,本是男女交往技巧的用語,後演變成以上對下、操控他人的技巧,類同精神控制。 Daniel Low以「教會中最常見的精神PUA語句」為題讓ChatGPT整理出五大類共20項可能帶有操控性質的話語模式。Daniel特別說明他的寫作動機源於對教會現狀的反思。 該些語句例子如: — 質疑信仰成熟度: 「順服就是不要問太多,你是不是對神沒有信心?」、「你不要依靠自己的聰明,要聽屬靈權柄的。」 — 製造愧疚感: 「你不願意服事,是因為你不夠愛主。」﹕「你為什麼不願意奉獻?難道你不相信神的供應?」、「神為你捨命,你連這點小事都不願意做?」 — 讓人恐懼失去祝福: 「如果你不順服,就會失去神的恩典。」、「離開教會就是離開神的遮蓋,你會被魔鬼攻擊。」 — 讓你否定自我,依賴教會或領袖: 「你自己讀聖經不一定讀得懂,還是聽牧者的教導比較安全。」、「我們是你的屬靈遮蓋,離開我們,你的信仰可能會出問題。」 — 強調被動順服: 「你要學習破碎自己,才能被神使用。」、「你不要憑感覺,順服就對了。」 ChatGPT分析:「這種精神PUA在教會中往往偽裝成『順服』『委身』『靈命成長』等屬靈話語,但實際上可能是一種操控。真正的屬靈帶領應該是鼓勵人主動追求神、幫助人成長,而不是讓人依賴領袖、產生恐懼或愧疚感。如果你在教會中聽到這些話,並且感到被操控,而不是被牧養,那就需要警惕並尋求更健康的屬靈環境。 分析強調,並非所有類似表述都具操控意圖,亦可能出現於正當的牧養目的下的情況,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又提出五項關鍵判斷標準,諸如:是否以愛和真理為中心﹖是否允許人思考、查驗和提問?是否製造恐懼感或依賴感?是否尊重個人界限﹖是否用「神的旨意」來合理化個人權威? 文中舉例說明,同一句「你要順服」在不同語境下可能呈現截然不同的性質——健康牧養會鼓勵信徒通過禱告查經尋求神的心意,而不是讓人唯命是從,而PUA式操控的領袖則會自己決定什麼是「神的旨意」,然後要求別人接受,不容討論。 Daniel Low文章發佈後有信徒留言表達認同,其中一位基督徒留言: 「自己是熬過來了,有多少是熬不過來然後被指責是不夠愛神,不夠順服,不夠謙卑,愛世界,愛自己。然後受傷離開。。原來這些都可以避免的,只是需要花更多時間,更多力氣,更多心思,更多禱告,更多謙卑,更多接納。反省中」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