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起義——如何發揮家長力量關心社會?

「家長動力」會長程翠雲女士:需要長期的關懷和栽培

家長起義——如何發揮家長力量關心社會?
程翠雲女士。
「家長的力量不能少看」,「家長動力」會長程翠雲女士說,「家長義工們在香港18區舉辦活動,包括大型的嘉年華和宣傳活動,都是她們全盤策劃,連募捐資金、後台、表演節目都是自己來,可謂『土法炮製』,但非常出色。」

程翠雲是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總幹事,機構招募家長參與預防愛滋病性教育工作,當中看到家長們是社會有影響力一群,她們在工作中自我成長,重新建立自信,促進家庭和諧,故此成立了專門的「家長動力」機構。上週日程女士在明光社「教會如何推動社關工作」專題講座上分享「如何發揮家長力量關心社會?」

參加者主要來自教會傳道人同工,盼望推動家長參與教會事工和社關工作。程女士領大家討論教會什麽事工需要家長參與,然後角色扮演探討家庭成員反對家長做義工的原因,然後程女士分享「家長動力」經驗,如何能夠能讓家長能長期投入工作。

總結苦難,除了家庭成員的難阻外,還有家長認爲自己沒有能力,沒有金錢,又沒有時間。程女士表示,首先作爲聯係家長義工的人需要對她們有體諒,不能催逼或者責備,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首要做好家庭的事情再做義工。「有體諒的時候,家長們能發揮她們小宇宙。」

第二是要給她們榮譽感,程女士說,「他們不是來做阿四」,要讓他們感到是榮譽的,被讚賞的,自信由此增強,家人更多欣賞她們,在兒女面前是一個好榜樣。例如有義工家長的兒女本來很不喜歡媽媽,但因爲看到媽媽走出家門舉辦活動作義工,很稱讚媽媽,從而母女關係和好。

第三是要有分享的機制,舉辦茶會分享感想,此環節相當有治療性,很多的家長在這裡重新站起來。程女士說,家長們分享的時候必然會講到丈夫兒女,比如有的母親在失業的擔憂中,有的教孩子教到心力交瘁找不到出路,有的與丈夫不和面對家庭破裂的危機等等,她們在分享中互相安慰、體諒和鼓勵,從而重新站起來。

最後一個竅門是「有得學」,「她們來不是只是做,而是可以學習的」。程女士說,機構為她們度身訂造一些講座,有趣的並提升她們能力的。

程女士說,以上四點不論是教會還是社會層面都要注意。做得好的話,可以給家長們動力;反之做得不好,將成爲她們家庭以外的更大的壓力,所以推動家長長期忠誠地參與社關做義工,需要長時間的關懷和栽培。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