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基督徒回應維大慘劇 促關注心理健康

美籍華人基督徒回應維大慘劇 促關注心理健康
維吉尼亞州理工大學槍擊案發生之後,引發起人們對美國人的心理健康質素的關注。(圖:美聯社)
轟動全球的維吉尼亞州理工大學槍擊案中,殺害32條人命的兇手為年僅23嵗、曾經有精神病紀錄的南韓裔學生。美籍華人基督徒回應維大慘劇時,促關注美國人的心理健康。

根據綜合報道,該名槍擊案兇手趙承熙在兩次槍擊案之間,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寄出其持槍相片及錄影帶。NBC是在週三早上收到該郵包,內藏錄影帶及29張相,其中11張相是趙持槍瞄準攝錄機的模樣。在部分相片中,他面露笑容;有部分是他左右手各持一支槍。錄影帶片段中更充斥著仇視「富人」和揚言報復的話語。

另外,維吉尼亞州理工大學警方透露,趙2005年12月曾到當地一間精神病院接受短暫治療。有關文件顯示他在醫院留院1日後出院,醫生證明他患有精神病,但指他不會對自己及他人構成即時危險。

美籍亞裔基督徒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sian American Christianity, ISSAC)週四發表一份聲明表示對維吉尼亞州理工大學發生的恐怖慘劇十分震驚,那份痛楚與損失觸動了整個國際社團。

ISSAC主任曾雨祥牧師說:「當我們了解更多有關趙承熙的精神狀態的歷史與他的社會隔離,我們發現美國人的心理健康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

根據《美聯社》及《路透社》等報道,趙生前被同輩形容為性格孤僻,卻未知其有精神病的傾向。精神病專家就趙的影片内容作出分析,初步認為其行為和言語反映了他可能患有妄想症,亦可能患躁鬱症或精神分裂症。可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趙想透過這些片段讓全世界知道自己經歷了多少折磨,但他卻不會被羞辱打敗,並透過自我?珝壑峖菃瓻韃漱滫k,光榮地獲得勝利。」

加州傳統家庭促進會總幹事譚克成博士在KEST AM1450中文電台上評論有關事件,表示為死難者十分難過,也向他們的家人致哀。譚博士也認為事件喚醒美國人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

對於報道指兇手憤世疾俗,曾患有精神病,譚博士認為「他有可能因為沒有接受適當的心理治療,而在極度孤單的狀況之下,才走此下策。」

「其實,在這高度物質文明的競爭性的社會裏面,未能適應現實而患上抑鬱症的人非常多,但是只有25%的患者接受適當的治療。至於其他人,要不就是否認自己的問題,要不就是以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譚博士繼續説明目前美國存在的問題。

譚博士總結說:「這次極端的槍殺事件,希望可以引起美國人注意每個人的心理健康。」

另外,傳媒調查事件的時候,揭發身為一位來自韓國的新移民的趙承熙,在美國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困難。因此,再次引起人們對亞裔及華裔學生在美國面對的適應困難以至種族歧視情況的關注。

據悉,趙一家人移民到美國,是因為想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但他們移民時已接近身無分文。趙一向十分聰敏,卻有語言障礙的毛病,其父母為此極為擔心。趙一位中學同學向傳媒表示,趙中學時期在學校裏因行為古怪而遭受欺凌,又因英語不好而在課堂上被人取笑,叫他「滾回中國」。

ISSAC主任曾雨祥牧師的回應聲明中寫:「我們特別關心事件會引起仇恨美籍亞裔人士的情緒。因此,我們呼籲國家的領袖們表示對種族歧視的反對,並且尋求防止針對韓國裔或者其他亞裔人士的種族定型和盲從行為的方法。」曾牧師希望趙的家人與其他美籍亞裔人士都能夠被公平地對待,並且沒有懼怕地生活。

最後,曾牧師鼓勵基督教社團在困難的境況當中成為醫治者,更希望通過他們的説話與行動見證基督的愛、和平、正義的福音,幫助人們恢復對未來的盼望。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