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堂奋兴会(五) 费兰度:彻底的仁慈

晚堂奋兴会(五) 费兰度:彻底的仁慈
费兰度博士爱的讯息源源不绝。
来到港九培灵研经大会第五日,继续有费兰度博士来为讲道关于爱。今天的主题是"彻底的仁慈"。

费兰度博士在祖国斯里兰卡事奉35年。现在已经退休,但依然全心事奉奉献给主。费博士的演讲不但幽默风趣,而且字字珠矶。以下,是费博士精采的演讲内容。

关怀别人的好处

前几天我们一直看使徒保罗所讲的爱的特质。前两晚的主题是"爱的忍耐",当别人做了某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时的反应。另一样保罗说到的爱的特质,就是仁慈。一个基督徒就是仁慈的人,会关怀别人的福祉,喜欢帮助有需要的人。基督徒的雄心大志就是能够成为神造福别人的管道。

救世军的创办人是卜维廉大将。这个组织不但传扬福音,更会帮助有需要的人。救世军庆祝周年纪念的时候,卜维廉大将因年事已高而无法出席,所以他发了一封庆贺的电报。这封电报即场被宣读了出来。当他们打开的时候,英文的电报只有一个字,就是"别人"。

基督徒的仁慈

基督徒永远是为别人设想的人。在第二世纪,希腊的世界称呼基督徒为"属基督的人"。但教父特土良在著作中提到:"很多时候不是称基督徒为基督徒,而是仁慈的人。"因为他们发现许多的基督徒是好人,所以便称他们为"仁慈的人"。

英国有位很出名的传道人,他人生的座右铭就是每逢他遇到人时,第一句的说话便是问对方:"我可以如何帮助你呢?"这样的座右铭一定曾帮助过许多人。他去世以后,他的太太收到一千四百封信。当时还没有电子邮件,所以寄信的话是需要花点功夫的。在这一千多封信中,其中大部分也具体地说到她的先生是如何帮助他们的。基督徒的名字就是这样和"仁慈"挂钩的。

有个小孩子打球后带著疲倦的身躯回家。他回家后,第一时间便向母亲找吃的。但母亲病了,没有预备饭菜。这位基督徒孩子如何做呢?他说:"妈妈,不要紧,让我来做吧,你要好好休息。"这就是所谓的仁慈。

最伟大的事──代祷

仁慈待人最好的莫过于为对方祈祷,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雅各书五1-6指出:"义人所发出的祷告是大有功效的。"腓立比书中,保罗是在监狱中写信给腓立比人,说到他将会出狱时说:"藉著你们的祷告和主的灵的帮助,我能够离开这个监狱。"将人的代祷和主的灵的帮助放在一起。所以有时候,退休让我们"升级",因为让我们更多时间为别人代祷,分享基督的爱。

我的母亲已经87岁了,她住在我邻近的房子。所以每次出门前我都会探望她。她看不见东西,因为她患有柏金逊病,病得很严重。有些时候要躺在床上,有时要用轮椅。我跟她聊天时她会一边祈祷,内容就是我所跟她说的话。最近我有点咳嗽,她便为我祈祷。在她祈祷时我便不说话,然后我的妹妹进来。当我和妹妹祈祷时又开始咳嗽。当我们谈话时,我的母亲又为我的咳嗽向神祈祷。我妈妈和祖母也是代祷人。当她们年老时,世人眼中她们是一无所用的。但她们依然懂得做这个世上最伟大的事──代祷。

有位年老的教会领袖在弥留的时候,医生来观察他,然后便跟他的看护说话。当医生离开以后,这位领袖便问他的看护刚才医生说了什么。看护告诉他:"你的时间不多了。"听到这里,领袖便说:"快扶我起来,我要跪下并把握最后的时间来为世人得救而代祷。"世人最需要的事就是认识神,所以我们能够为别人所做而最仁慈的一件事便是让他们认识神。所以希望每一位基督徒都希望别人能成为群体的一份子,而我们的群体最好能时常在内心中计划如何把基督的福音带给教会以外的人。

我来到香港前的星期日,我在礼拜堂中与一个初信的人聊天。他说:"现在我没有朋友了。从前我们会一起玩耍,现在因为我成了基督徒。我很悲伤,因为失去了朋友。但我突然想到,在圣诞节时邀请他们到来参与节目。有些很好的节目同时也能够与他们分享福音。"基督徒的群体总是在想如何才能与别人分享到福音。

夫妻间的仁慈

仁慈并不是勉强做出来的。因为哥林多前书十四1表示:"你们要追求爱。"所以当我们对别人好的时候,雄心大志将会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人生所求的志向。因为我们达成了基督教中最重要的志向。所以如果你已经结婚了,你的配偶便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要是你结了婚,作为基督徙,你人生中最大的志向便是要令你的配偶快乐。圣

经给了我们许多的方法让我们了解如何令到配偶快乐。彼得和保罗给我们的忠告也是很相似的。彼得和保罗说:"做丈夫的,要疼爱你们的太太。"保罗说:"丈夫爱妻子,要如基督爱教会,会为教会而舍己。"多数的太太不用,也不愿意丈夫为自己牺牲,只是与她们聊天就已经足够,因为很多丈夫下班后便很疲倦,只会回到房间享受独自的时光。其实对丈夫来说,跟太太聊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实在很疲惫了,所以不想再说话了。如果丈夫没了休息的欲望,就能跟太太聊天了。

有天晚上,有位丈夫提早下班回到家中欣赏足球比赛。当他打开门的时候,看到他的太太拉长了脸。这位丈夫明白太太不太开心,如果与她聊天的话将会没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当时他希望快些离开现场,逃避与太太的对话。但最后他记得爱是仁慈的,所以他便问他的太太:"你有什么问题吗?"结果最后聊了两个半小时,也只能看到该足球赛的赛果。

基督徒是有爱心的人。彼得和保罗也劝戒太太要顺从她们的丈夫。顺服是什么意思呢?以弗所书五33清楚地指出:"每个人也要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应当敬重她们的丈夫。"这就是神为我们所设计的美好计划。太太如果得到丈夫对她的爱意,就心满意足。所以一位有仁慈的丈夫要常常考虑如何才能对太太好,如果妻子懂得敬爱她们的丈夫的话,丈夫也应同样对待她们。所以对妻子来说,对丈夫表现出仁慈就是敬重他。有时候,有些妻子试探她们的丈夫时会对他们出言不逊,令丈夫受到损害。如果你跟随神的指示,实行仁慈,丈夫便会疼爱太太,太太亦会尊重丈夫,这样一来很多婚姻的问题亦可以迎刃而解。

基督徒是好人。我有一位朋友,他是一位很著名的新约学者,并在芝加哥福音神学院当教授。当他教授学生的时候,他的太太患病,是一种多发性的肌肉硬化症。为了照顾太太,所以再不能担当神学院的教授并提早退休,回到家乡纽西兰。最近,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他告诉我:"我的太太已经走到人生最后的阶段,所以我很荣幸成为一个全职的看护。我的太太曾经希望你能回到正职之中。于是我跟她说:『我的正职便是照顾你,其他的都是兼职。』"

我这朋友著作了一本书关于如何成为基督和众人的奴仆。关于这本书,我和它有很多地方相仿。他的信中还告诉我:"奴仆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职责。现在我的职责便是照顾我的太太。当我有空余的时间,我便写一本关于新约前置词的神学。这是一本专门说明希腊文文法的书。"出色的学者的"正职"居然是在病塌旁边照顾病人,甚至有人认为他所做的事不值得,但他并没有这样想。

我们要按照神的模样做事,所以我们要去爱

有时你对人不好,但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你认为他"无事献殷勤"。有时你帮助别人却愈帮愈忙,别人根本不欣赏。有时我们也会帮助别人直至筋疲力尽。所以,有时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还要做好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要按主的形像做人。约翰一书四7-8告诉我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既然神是爱,我们又依照祂的模样来做事,所以我们也要爱。

自私的人是不完整的,他们应该去爱,但他们没有这样做,所以他们是不完整的。哥林多后书四14:"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我们充满著基督的爱,如果我们不让这个爱出来的话,这个爱便会发臭,生命便会变得乏味。

我其中一个工作是要到医院探访。有时我也是不愿意去的,因为我也会有忙于工作的时候。所以我就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探访呢?但我知道身为基督徒的我一定要去。让我告诉你吧!去过探访以后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就算我当时不愿意,但一旦去做了,我便发现了自己原来的目的。

自私的不快乐会在你年老的时候跑出来。有些人愈老愈唠叨,当你探望他们的时候,他就告诉你他很多地方不舒服,但他的儿孙也不前来探望他。或者他的儿孙看到他以前自私的行为,所以便有样学样了。

我的兄弟是牧师,他探访老年人时常为他们守圣餐,也为他们打气。其实探访的时更多的是他们成为我的鼓励。一生在爱中生活的人,在他年纪老迈、身陷疾病的时候也会流露出爱。当你一生名成利就,但年纪老迈时若不快乐的话是多么的悲惨啊!

我们能够在心灰意冷时稍作休息,并在以后重新出发

爱的本身能给我们很大的益处。美国有一位很著名的心理医生。有一次有人问他:"当一个人濒死时的精神崩溃了,请问你有什么良药能够给他呢?"心理医生回答令人惊讶:"我会让这个人到最贫穷的地方探访,然后找出一个最需要得到帮忙的家庭,开始去帮助他们。如果这个人愿意去帮助别人,他的病也渐渐会变好的。"你知道吗?有些人失望地说:"我的一生中已经尽力去帮助别人了,但现在也没有人来帮助我。"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在心灰意冷时休息。很多时候听到说这些话的基督徒,他们虽然离开了,但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他都会回头并再次活出爱的人生。

我想分享一个与我的家庭十分熟稔的姐妹的故事。她的兄弟因我们的服侍而信靠主。这个兄弟原来的生活一塌糊涂,但当信靠主以后,整个人焕然一新。他信佛的姐妹看到自己的兄弟因信主而得到改变,感到惊奇。所以她也受到吸引而归向基督。

由于她想认识基督教,所以我们认识了她。她是常被心理问题所困扰,很容易便会神经衰弱。当我们开始熟悉的时候,我们看到她开始出问题,便邀请她来到我们的家,让她有个可以服侍别人的环境。她起初是因为看到基督的仁慈而信主,重新生活,但她仍然有精神衰弱的问题,但神用这个软弱把她转化为一个代祷的女士。这个精神紧张的人,在祈祷的时候也是很紧张的,所以她开始为别人祈祷。她的软弱成为了她的力量。不但会为别人祈祷,也会帮助别人。她常常到老人院跟老人家们说故事。所以当她每次濒临病发的时候,我们都会把她邀请到我们这里,最后这个女士都没有再发病了。

她的监护人是一名单身的人,她希望在她去世的时候不会负累任何人。她很贫穷的,有一天她没钱乘车到教堂,便改为步行。在她过马路的时候巴士司机看不见她,她便不幸被巴士撞死了,于是我们便帮忙处理她的身后事。她最初希望把遗体送到医学院,但当得知其办理手续是十分麻烦之时,她便改变主意,让我们把她送到医院安葬。当我们为她举行安息礼拜时居然来了许多人,场面水泄不通。这些人听到这个女士不幸去世时都前来悼念她。

一个贫穷、体弱、精神软弱、晚年才信靠主的人居然能够影响了这么多人。到底发生什么事呢?基督的爱浇灌在她的心中,以至她明白到要爱别人。她对这么多人有爱心,所以在她去世之时很多人都前来送别她。

我们之所以会爱,是因为我们按著主的模样去做,这是我们的天性。

我们要爱别人如爱自己一样

第二个原因:我们爱是因为神的命令。世人有这么多的需要,神便让我们去满足这些需要。所以福音书有三次指示我们去爱别人如同爱自己,这是神的命令。但神从来不会吩咐我们去做一些伤害我们的事。或许会有代价,而信基督教是要付代价的。但圣经告诉我们:当丧失生命时其实是得著生命。所以当我们帮助别人,就是这样的。是的我们付出了,但神的赏赐会远远地超过我们所付出的。

美国有个宣教大会。我有四次曾在那里主持大会,这些大会通常也是在圣诞节过后举行的。有一年我准备在圣诞晚上离开,我十分紧张,因为我十分忙碌,而且长途飞行令人疲倦。但由于聚会每次都有约二万个学生出席,亦有很多电台转播,所以我不能出错。星期天早上,我在礼拜堂讲道直至半夜两时,我要休息并有一个安稳的睡眠。大概15分钟后,我有一些很贫穷的印度邻居,他们有个小孩,家里没有灯。这时孩子肚子不适,大人们看不清楚药物上的字,把不合适的药物给了小孩服用,结果小孩更加不适了,于是他们跑到我的家求助。我得知这情况后立刻把他送到医院。到达后因为他们很贫穷,我便留下陪伴著他们。当我

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是翌日早上六时,再没有时间再睡觉,所以我便出发讲道。大会完结后,我吃过圣诞午餐便去睡觉了。我希望这个睡眠会没有人打扰,便把门窗都关掉,让别人以为没有人在家中。大概五分钟后,我被叩门声所惊醒,应门后希望再次入睡。谁知,门外再次有人扣门。这次我真的动气了,当然我没有表现出来。这些人终于走了,我也不再可能在这个圣诞中午睡觉了,唯有跟儿女们玩耍吧。可是我真的很想睡觉,所以我在晚上到机场乘坐斯里兰卡公司的航班,从哥林布一直到阿姆斯特丹。在三百多个座位中,只有五十个乘客,所以我能够独占四个座位躺在上面。我从来也没有尝试过在飞机上睡得如此舒适。

主知道。当祂在半夜派人来叩门时,主已经知道这个航空公司生意淡薄。你知道吗?当我们事奉主时,祂知道我们能够支持多久,祂会供应我们力量来完成祂托付我们的事。所以这是神的命令

藉著爱心去认识神

第三,人如何认识神呢﹖就是藉著爱心。马太福音五16:"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你看教会的历史就知道,很多人是因为经历了基督徒的善行而信主的。

告诉你一个故事吧。这是一个发生在南太平洋儿童院所发生的故事。有一名负责这个儿童院的宣教士叫John。儿童院内有一个小朋友是十分调皮,难以管教的。John千方百计、软硬兼施地教导这个小朋友。有一天,这个小朋友因为犯了错而受到John的责骂,小朋友很生气,便打了John一巴掌。John一点也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不能够再做任何事了,他转头便走了。这个小朋友愈来愈坏了,最后也要把他赶走。

五、六十年过去了,有个老人家快死了,想信主,便找牧师来探访他,这个老人家就是当年的小朋友。牧师跟他分享福音,这个人听毕便愿意相信主,接受洗礼。牧师问他:"你现在已经信了主,你需要改一个新的名字吗?"他说:"好啊!就叫John吧!因为当年我打了John一巴掌以后,便发现了基督是怎样的。"

人是藉著我们的善行,我们的仁慈来认识基督的。

因为爱是永恒

第四,是有所值的,因为爱是永恒。这个爱的果实最清澈可见时是在天上的时候。马太福音廿五35-40说明了两种人,其中绵羊就是能够进入天国的人。主耶稣说:"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主耶稣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我们工作的果实,在我们返天国的时候才显现出来。我想到时你也会惊奇,有时候有些人从来没有人认识的,但在天上居然成为了教会的伟人,因为他们实践了马太福音主耶稣所教导的事。

在很多很多年前,在美国南部有位医生,他是个基督徒。他认为神呼召他去为贫穷的人服务,所以他并不富有。他在一条贫穷的村落开设了一间诊所做义诊服务。后果这个医生开给谈恋爱、订婚,也预备要到教堂行礼。突然他接到紧急召唤,有位说西班牙语的妇人难产需要医生帮助。四围只有他一个医生,也没有电话。这个医生面临一个大难题:举行结婚典礼,或是帮助产妇呢?他最后决定去救人,最后救回两条生命。然后他到新娘的家中,新娘十分生气,她说:"要是举行婚礼的当天也发生这样的事,以后一辈子该怎样过下去呢?。"然后便取消了婚约。

结果,这名医生终其一生也没有再次结婚了。他继续在村落里服侍别人,直至他年纪老迈而死。这个村落的人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那位曾经得到他帮助的妇人会时常为他扫墓,看看有没有人为这位医生立碑,结果一直都没有。她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些事才行。"

所以有一天晚上,当所有人都睡觉了以后,她到了一间诊所中找到一块铜牌,然后她把铜牌带走,并放在坟墓旁边。第二天,有人经过诊所,看到铜牌被阳光反射,那么他就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当他发现这个铜牌,看到上面的字写著:"医生已经搬到上面去了"。医生已经在这个村落生活了七、八十年。但他将会在天国中永恒地活著。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在我小时候,有人在我的纪念册中写著这么一句话:"只此一生,转瞬飞逝。唯独事奉基督,得到永恒。"我们爱,因为爱是永恒,我们要对人有仁慈,因为先蒙神的恩。

约翰一书四1:"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因为神的爱激励我们,所以迫著我们去爱。在约翰福音十五章有个很美丽的进程:"我的喜存于你的心里,并且喜乐能令你满足。"主耶稣爱我们,我们心中有喜乐,而这些喜乐是充满的。从这个爱的喜乐的力量,我们可从以下几节中看到:"你们要彼此相爱,就像我爱你们一样。为朋友舍命,没有其他东西比这个爱更伟大。"首先喜乐,首先在心里经历神的爱,然后我们能够去爱别人。如果你不是与神有紧密的相连去爱别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苦差。

然后,我要提出一些忠告。当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要懂得提防某些事情。

第一, 你不是救世主,只有主才能爱所有的人。见到别人有需要,但不代表每一样需要也要由你去满足。因为你想把事情全都做完,这是令人吃不消的。所以这是第一样事情。

第二, 最需要展露爱心的地方是自己的家。有些人只顾神的事情而不顾自己的家庭,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家庭而不顾别人。要兼顾行善和家庭是困难的事,所以我们要从中得到平衡。我相信对我们来说,平衡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十字架。只做其中一样是容易的,但同时兼顾便会显得困难。

让我分享一个我创作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是由我的几个经历所改编而成的。这里有位教会领袖,他是负责教会的差传部。他主持一个星期六举行的会议,同时他的儿子参加比赛并进入了决赛,决赛在周六下午四时举行。这个父亲进入了两难状态:他一方面希望能够看到儿子赛跑,另一方面又不能缺席会议。

怎么办才好呢?星期六早上,他致电其他成员,提醒其他要准时出席,因为他要欣赏儿子的决赛。他这样做了,并且提早完结了会议,赶到了会场。停泊车子后便向著儿子的方向跑去,虽然他跑得气喘,也没有停下,最终赶上了。他看到了儿子便向他说:"儿子,跑啊!"儿子看到父亲的鼓励,便尽力去跑,结果胜利了。父亲立刻前去恭喜儿子,但父亲喘气比儿子更利害。当儿子看到了便问:"为什么你也在喘气呢?"这位父亲回答他:"因为我前来的目的是要看你跑,所以看到你跑的时候,我也要一起跑。"

你现在明白了吗?这就是我所说十字架的平衡生活。如果你要顾及自己,同时要顾及别人是困难的事,但我们决意要过这样的生活。所以最基本展露爱心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

第三, 要预备会受到伤害。要有爱,也要准备随时会受到伤害。帮助别人时,或许你也会伤害。过去两天,我们说到受伤的人有时候也有伤害别人。你去服侍一些受伤的人,他们停在痊愈以前也会伤害别人。所以我们要作出心理准备。

第四, 预备好别人不会心存感激。你记得吗?主耶稣曾经治好了十个麻疯病人,当中只有一位感谢耶稣。其实,这是一个尝试。有时候,过了十年八载后,有人前来跟你说,某时某天你曾经帮助过我,但在那个时候你已经忘记了。更有些人你曾经帮助过他许多,但他还是一点也没把你放在心上,这就是生命。如果他们也是这样对待主耶稣,他们又会怎样对待你呢?

第五, 小心别制造别人对你的依赖。换句话说,我们帮助别人时,是希望帮助他们自助。我们不只是盲目帮忙,而是要把他们从困境中带出来。

第六, 你要从神领受力量。我们跟青年归主协会的同工说:「我们的工作是要进入世界,当我们进入世界帮助别人,我们将会受到欺负。所以当你帮助别人,但别人攻击你时,那么你要回来,从主那里得到力量,再回到世界中帮助别人,一直都这样做。人会忘恩负义,会利用我们,但主耶稣永远都是美好的。主耶稣的美好给我们新的喜乐。不管别人如何对待我们,主耶稣总是爱我们,所以我们要从主耶稣身上得力。

放弃细小的野心,全心追随上主

我以一个常在教会中发生的悲痛场面来结束。这个青年人把生命交托给主,希望人生有个新的开始。你问他时他总说:"要服侍!要服侍!"他们总想为主而癫覆世界。但当他们年纪渐长,有了婚姻,他们要养妻活儿,有很多生活的困难。服侍再不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最终,他们一点也没有成就到青年时的梦想。

不要坠入这样的陷阱,如果你已经坠入了这个陷阱,是时候回来了。基督徒的人生会是艰难的人生。但跟随最伟大的领袖、回应最好的呼召岂非最美好的人生吗?如果你为主而活,可能别人不会对你好,但我可以保证,跟随主耶稣是不会苦闷的。为自己而活的人,往往也会感到非常苦闷。

有位基督徒曾经去信法国,他走遍巴黎的大街小巷,青少年人发出呼声:"放弃你们细小的志愿,去亚洲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吧!"今天这个呼召也来到我们的身边,神呼召我们成就伟大的事,参与最伟大的事业。放弃你那细小的野心吧,追随我们伟大的领袖。

我想向在座的各位发出邀请,就是重新委身事奉,成为神施爱的媒介。现在我们来祈祷吧。当我们祈祷过后,如果你想作这个立志,更新你们事奉的心志,或者成为传道,或者成为宣教士,但神呼召我们都成为祂的仆人。如果你也希望更新志向,当我们祈祷后,起立吧。

我们祷告:"天父啊,我们感谢祢。我们是何等荣幸能够成为祢的媒介,让爱传扬到这个世界。能够参与这件伟大的事是何等的福气。蒙召去追随伟大的领袖,天父,我们愿意放弃自己细小的野心,以至我们能够全心全意地事奉祢。在学校、在大学、在政界、不管你呼召我到何处,作为全职的人,作为宣教士,我们愿意立志委身事奉祢。我们祷告,便是蒙著你的呼召。这样我们的回应,就得著祢的膏抹。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门。"

晚堂奋兴会(五) 费兰度:彻底的仁慈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