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祖国

我有一位学生,来自马来西亚,非常爱慕中国文化,他在留学加拿大时,曾写过一篇文章,描述三文鱼。讲三文鱼虽在无涯而澄清之大洋生活,但永不会忘记故乡 ,最终必找回乡之路,游入污染的港口,寻到当年出海河流,奋力逆流回游,经过加拿大著名的〝希望镇〞,跳上瀑布区〝地狱门〞,在激流中游至遍体鳞伤,奄奄一息,才在故 乡之溪流,生产其下一代,筋疲力尽而亡。 这位年轻学者名叫罗华庆,长期在海外生活,如今已成为一位牧师,他永不会忘记他是炎黄子孙的身份,熟读四书五经,在历史文化上寻溯中国,且全力在海外协助中国大陆出来 的学者和移民。 一九九四年《文化中国》创刊时,他义务将这刊物的文稿打成中文,回到大马后,仍长期关心和推广这一工作。他自己的生命,就像那些三文鱼,不甘心留在美丽舒适的大洋,却 要经千辛万苦,找回自己的故乡。在精神生活上,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在国籍上虽是外国,文化上却是中国。 这心态与我创办《文化中国》的思路十分一致,在海外生活,尽一个公民责任的同时,不会忘记文化上的根源,总希望有机会帮助中国文化重建其原有的价值地位。 正基于这一原因,《文化中国》维持其高学术水平,且对今日的中国,即文化中国之母体,采取善意的态度。通过对话交流、回国讲学、献议和扶贫工作,尽力助其复兴;对其黑 暗面,绝不用恶毒言辞去诅咒,却以实践参与去祝福和改革。 承蒙梁燕城博士授权转载,摘自《心灵有约》一书。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