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會《Hope Alive! 攝影展—脆弱與希望》

宣明會《Hope Alive! 攝影展—脆弱與希望》
宣明會烏干達攝影展於9月27至10月2日一連6日假中環藝穗會,展出多幅探訪 難民之旅的照片,展覽設有多個互動區域。(圖:宣明會提供)
宣明會《Hope Alive! 攝影展—脆弱與希望》
歌手吳浩康(正中)與當地難民孩子互動。(圖:宣明會提供)
逃離漫天戰火和天災,難民們雖然倖存,但與摯愛流離失散,加上經濟和住屋困難,他們更需要關心和陪伴才能有勇氣堅持下去。烏干達目前是非洲 收容最多難民的國家,當中包括來自蘇丹、南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的難民。香港 世界宣明會(宣明會)在今年 6 月中探訪非洲烏干達的難民營及難民收容中心,並於今年9月舉辦攝影展,盼望難民的故事能鼓勵每位正感迷茫、難過的朋友繼續前行。

宣明會一直關心難民生活所需。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馮丹媚、本地藝術家曾皿 堅(Kenneth)、歌手吳浩康以及音樂人陳思捷,於今年6月15至21日探訪非洲烏干達Bidibidi難民營及Adjumani的難民收容中心,藉音樂、舞蹈、繪畫壁畫等與難民交流,聆聽他們的故事,並了解宣明會的工作如何幫助他們。

宣明會在旅程後,於9月27至10月2日一連6日假中環藝穗會,展出曾皿堅在 旅程中拍攝的一系列黑白及彩色照片。參觀者仿如置身時間隧道一樣,與難民一同感受 由逃難時經歷離散和絕望,至逐漸在生命中看見曙光的歷程。所捕捉的每幀珍貴畫面背 後,都是曾皿堅與難民深刻的互動與連結。

曾皿堅回想在難民中心拍攝到一位跳起的小朋友,畫面充滿動感:「他突然跳起,好像超人一樣,很有力量,令躺在地上拍攝他的我 也更要謙卑下來。」曾皿堅認為香港人說起難民時,多只想到苦難的面容,但此行令他 更全面地看見難民:「他們從透出絕望的雙眼,變成眼中有火。每人生命中都有不同歷 程,可能曾經很創傷,但繼續前行,便能慢慢走出來。絕望是一種情緒,而希望則是行 動。很想鼓勵香港人繼續尋找自己最喜歡做的事,一起行動。」展覽除了展出多幅相片 外,更有不同區域讓參觀者可參與互動,加深體會。

攝影展詳情:

日期:2025年9月27日(周六)–2025年10月2日(周四) 地點:藝穗會 陳麗玲畫廊 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二號 開放時間: 9月27日(5-8pm) 9月28-29日(10am-6pm) 9月30日至10月1日(10am-8pm) 10月2日(10am-6pm)

內容:

*展出一系列由本地藝術家曾皿堅在旅程中拍攝的黑白及 彩色照片,呈現難民由逃難時經歷離散和絕望,至逐漸 在生命中看見曙光的歷程 *設互動畫畫區域,參觀者可以自畫或互相對畫 *設互動區域引發參觀者再思「希望」 *播放烏干達旅程精華片段及 MV

有關曾皿堅 (Kenneth Tsang)

Kenneth 畢業於美國 Baylor University,獲得藝術學學士學位,主修油畫及設計。他曾 前往日本東京攻讀亞洲文化,也曾在意大利佛羅倫斯學習藝術史和繪畫。2006 年,他 憑藉「玩具人像」系列,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州新興藝術家獎的最佳繪畫獎。自 2009 年以來,他為多個客戶拍攝,包括《Monocle》和《紐約時報》等。 曾皿堅曾以義工 身分探訪土耳其、危地馬拉、阿爾巴尼亞、蒙古等地,關心世界及弱勢群體。

「作為一個藝術家,我的使命是深深地探索世界,並與自己的心靈連接,將所感受到 的轉化為作品。攝影就是光的繪畫。光讓我們看見了世界和自己。我相信,一幅照片 不僅僅承載顏色、事物、人物或時間,更承載著靈魂。」

曾辦展覽:

2009年於White on White Gallery舉行「The Story of ART」個展 2010年於MobArt Gallery舉行「We Play Endlessly」個展 2015年於PMQ舉行「冰川靈魂」個展 2022年於Kubrick舉行「雙對人間」個展

個人社交媒體:

https://www.facebook.com/kennethtsangpainter/about

https://www.instagram.com/kennethtpainter/?hl=en (資料來源:宣明會新聞稿)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