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之情

  共负一(扼)是否等如共负一(轭)   大概四五岁的时候,于寒夜和父母在街头,见一家乞丐瑟缩在北风中,唱粤曲求乞,声音凄婉,心中就油然产生不忍,问妈妈拿一毛钱,跑去放在其盆中,才感释然。   初中时,非洲尼日利亚政府和比亚法拉内战,政府军围城,比亚法拉人民饥荒至死。从新闻图片中,见遍野饿殍,孩子们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一时那种不忍又汹涌而至,但 那不是给一毛钱可解决的事情,遂感到对历史的无奈。   稍后捷克改革,被苏军镇压,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浮尸飘到香港海域,那种时代的灾难感冲击而至,我们当然改不了时代,但困苦和悲悯,却产生了对人类和中国的深 切关怀。   大学见孟加拉二百万难民涌入印度,饥寒交迫,遂决定自己一星期不吃肉类,不吃午嚏A在自身的饥饿中,产生了和众生共负一轭的感情。   这期间感受的,不是亲亲之情,却是人类同体感通之悲。亲情来自关系,悲悯却无缘无故地产生,大概是宇宙一种隐藏的内在关系,使人无端会为他人的苦不安,甚至愿意以 自己受苦去取代他人之灾劫。也只有这种博爱,才使人突破自家庭己和氏族的自私,而爱及于众生。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