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3月2日第136封代祷信。
============================================================================
"他们 (两位门徒) 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 (路加福音24:14-15)
【经文解释 (下)】
1) 那时候两位耶稣的门徒心灵和信仰上正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创伤,因为他们和其他门徒一样,都没想过跟随耶稣竟然会有这样的结果。
2) 耶稣在受苦受死之先,已明确预告了受死复活的过程。只是门徒心中的期待与救赎主的做法有落差。后来在耶稣前往受死的耶路撒冷路上,经过耶稣的引导和将他们带回圣经的应许上,他们才渐渐开始明白为甚么有如此经历。
【阿MO在经文中的体验 (下)】
1) 面对受创的初期,真是有很多不明白和需要调整的地方。虽然知道这是人为的过失导致,但怎样面对现在,面对将来,仍是未知数。但耶稣的灵就是透过圣经来鼓励和引导阿MO和家人,使我们在治疗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奇妙治疗的契机,没想到有如此奇妙进展的可能。
2) 每一个关键治疗阶段,都不是我们可以预先计划定,只是在神的引导下,见一步行一步,最终在阿MO和家人心态不断的调整,也是对神不断的信靠下,能走到今天所经历到的"生命的神迹"。
(一) 启言 (Mo): -" 脊椎创伤:传统与创新治疗体会验" 1) 脊椎创伤传统治疗:"靠自力痊愈",目标却被制度封顶,最终易陷入樽颈停滞
a) 传统的脊椎创伤治疗主要依赖手术与物理治疗来跟进。然而,基于伤者的年龄与心理状况,治疗效果各异,且多依赖个人体能复原。传统的脊椎治疗上基于在现有的医疗制度的限制下,治疗的目标仅限于"自力痊愈"的努力,无法进一步突破。
b) "自力痊愈"深受患者自身条件影响,尤其对严重受创者而言,复原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等待,期间很容易使人失去耐性与斗志。对满怀斗志的年青伤患者,许多经验丰富的医生表示,若半年内未见明显进展,伤者往往会感到灰心,失落陷入低潮,甚至萌生放弃的念头。
c) 感到最困难的是治疗进展到樽颈位就被卡住,因为"自力"已慢慢到了平顶的进展。到这时伤患者很容易失去前面的方向,因为期待的发展受著自身的限制,若再加上缺乏陪伴与支援,斗志便会大减,最终失去动力。
d) "脊椎创伤传统治疗"都是从"执番条命"开始,进而强化体能成为往后的辅助治疗,到了这阶段虽然招数"招数尽出",却没有任何"起死回生"的能力了。治疗的目标和方向更是被封顶,停顿不前。*事实上,现今医学已发展出创新方法,但受限于医疗制度,使许多治疗无法落实。
2) 脊椎创伤创新治疗:"他力治疗"加上自身努力,治疗目标有无限进展的空间
a) 在治疗的过程中,严重脊椎损伤患者的投入和努力固然重要,但人体机能的极限使得很多关卡难以突破。这个时候,创新的医疗科技可以作为外力辅助,帮助他们突破这些樽颈位。当然仍取决于传统治疗初期是否能有效维持强化伤患者的身体肌能,例如避免肌肉萎缩、不僵硬的肋骨关节,并保持神经活跃。
b) 在去年的代祷信 78 -83中,我们提到的各项创新医疗科技。只可惜由于当前医疗制度下,许多创新技术无法有效应用于临床。当"传统治疗"已到了极限时,为甚么不能开放创新的创新的"外力治疗",加上伤患者自身的努力,使他们有新生的机会?
c) 脊椎创新治疗对高折瘫有明显治疗的突破和进展,可以使伤患者有治疗进展的目标和方向,使他们的身心灵因见到出路而得释放。
3) 【祷告】
请为我们的城市祷告,使其真正落实创新科技的应用,并推动医疗创新的发展,与时并进,而不仅停留在保守或探讨的层面。
(二) Mo爸妈:【生命经历体验分享】
1) 近年来,医学创科发展迅速,可惜医疗制度未能与时俱进。尽管我们强调科技创新,似乎大部份却仍停留在探讨上。相比之下,综观国内及不少东南亚国家已开始临床应用医疗创新技术,用医疗创科的外力,帮助严重伤者突破自身的限制,使他们的努力有机会迈向自理的新生活。
2) 在过去的两年半里,我们见过不少绝望的伤患者。即使是较轻微的伤患者,在传统的康复路上也未获得正确的指导与支持怎样走下去,往往只能接受现实,无法走上复健之路。
3) 眼看国内及一些亚洲地区的医疗创科为伤患者带来新生的盼望。而我们所住的地方却因各种限制而令人绝望。创科不单是要提升生活的方便和质素,更重要的是要改善人的健康,为伤患者带来人生的盼望。
随著阿Mo 治疗过程的变化,我们深刻体会到上帝无条件的爱与拯救大能,更感谢神和你们的记念 - "136 创伤:传统与创新治疗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