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演讲稿 融入基督教道德价值观
格尔森2013年被诊断患有胰脏癌,从1999年至2006年为乔治布殊打造以信仰为灵感的政治文稿,将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观、神学的教义融入政策文宣之内。他认为撰写演讲稿的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使命,曾经表示:"今天的工作成为第二天头条新闻,片刻之间为美国历史改写,因此工作是如此神圣为天使而写。"
格尔森于1964年5月15日出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福音派家庭,父亲是一名开发冰淇淋口味的乳制品工程师,母亲是一位艺术家;高中时期在一所基督教学校就读,其后在乔治敦大学学习政治和外交政策,再转到惠顿学院获圣经和神学学士学位。
年轻的格尔森被70年代卡特总统启发,欣赏卡特对基督教信仰的直率而对政治产生了兴趣。一次机会因撰写德兰修女文章被受赏识进入了华盛顿特区,为政治领袖撰写演讲稿,工作几年后,在信仰和政治之间做出选择,认为两者不必分开,反而可以将神学应用到公共领域。
从1999年至2006年为后来的美国总统乔治布殊工作,格尔森提到特别喜欢乔治布殊的教育和基于信仰的福利改革计划,还有共和党倡议的经济议程、对抗爱滋病的努力。
回忆录揭"911恐袭"愤慨白宫
格尔森在白宫的工作另一个转捩点是,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因白宫的错误评估导致这场灾难,为此感到愤怒。他在2007年出版的回忆录中直斥"无法在白宫发表任何言论,因为这个问题被笼罩在一片沉默之中。"
"911恐袭"后的日子,格尔森被公众描述为"他的言论帮助稳定了国家",《时代杂志》评他为最有影响力的福音派人士之一。而他仍然留在白宫,转移关心非洲大陆爱滋病患者,在整个非洲大陆约有4万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V/AIDS。
他在当地遇上一个 6岁小女孩对爱滋病呈阳性,在濒临死亡边缘接受了美国政府提供的爱滋病紧急救援计划,最终被医治,格尔森说:"看到一个非常健康的小女孩,这是一次生动的经历。"美国政府在当年,以五年计划为200万人提供治疗。
离开白宫后,格尔森为《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直至去世前一个月,随著时间的推移,他多写了生活小品文章,一些最受欢迎的专栏是关于带孩子上大学和他对家里的小狗之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