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斯基(William Dembski)的智慧设计论是合理的科学吗? 關啟文 2007年5月4日星期五 上午3:45 前言:智慧设计vs. 自然主义进化论? 不少学者和科学家认为:"我们可以从生物的精巧设计推论出造物者(最少是宇宙设计师)的存在。"这就是有名的设计论证(Design Argument)。休谟(David Hume)对此曾提 出尖锐的哲学批评,但这不大影响设计论证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因为设计论证颇符合常识。对于生物来源的问题,无神论哲学家John Mackie也承认:"初步看来设计论是生物 的合理解释。"所以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说:"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令他可以成为理智上满意的无神论者。"然而进化论的可信性持续受到质疑,美国科学创造论 者与进化论者的剧烈争辩是众所周知的了。 德布斯基的智慧设计论 很多学者仍然对智慧设计的概念深感怀疑,认为智慧设计并不是科学化的推论,德布斯基就是在这方法论的关键问题上作出巨大贡献。他指出智慧设计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和多种 科学(如forensic science)都采纳的推论方式,是可以在经验层面察觉的。他从那些我们接受的推论归纳出"智慧设计推论"(design inference)的方法论,显示它是有严谨 的规则的,并非好像一些人认为是可随意滥用的。而这种推论也可应用到生物学上,成为复杂而有特定性的资讯的合理解释。 德布斯基的设计推论有一个Explanatory Filter,不是轻易把事物归因于智慧设计。他承认解释事物的方法有这样的优先次序:定律 > 机遇 > 设计。而且要排除机遇,单单指出 低或然率是不够的,还要确立智慧设计的特征──特定复杂性(specified complexity):或然率又低又符合一独立的规格(independently given pattern)。德布斯基也认为他 的智慧设计论不等同设计论证,因为设计推论本身不会说明设计者是谁,也没有倚赖圣经的创世说。 反对设计推论的理由 德布斯基受到不少批评,我在这里只能简单谈一下(更详细的讨论请看2006年7月的《建道学刊》)。 #1:我们永远不能确定智慧设计论的前提,因为不可能绝对排除机遇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一些未来会发现的定律能提供完满解释。 回应:德布斯基承认设计推论的前提最多只是有高的或然率,但指出这是所有科学的限制,而不是智慧设计论的特别问题。事实上,科学家有时可根据现有的科学定律和机制去排 除一些可能性,而有时可基于持续和彻底的试验失败去否定一些理论,如炼金术今天已被抛弃,虽然我们逻辑上不能排除未来会发现一种炼金术能把废物变成金砖!何况从来科学 只能按照现有的证据,去提出最好的解释,并不能诉诸未发现的定律和机制──这些只是我们的愿望而不是证据。说到底,谁知道我们明天会或不会有甚么发现呢? #2:智慧设计论不单不能指导丰富的科学研究项目,甚至会扼杀科学,而进化论却能激发有创意的科学研究,所以进化论才是真科学。 回应:Moreland指出这类批评犯了乞求论点(question-begging)的谬误,不同的科学研究纲领要问的问题不同,自然有不同标准界定何为丰富的科学研究项目。有些研究在另一 个理论里是不必要的,我们不能以此证明它不能指导科学研究,如亚里士多德力学认为均速运动需要解释和研究,但牛顿力学认为没有需要,难道我们就说前者的科学研究比后者 更丰富? 愈多研究愈好?这并非真理。难道我们要研究大石阵(Stonehenge)的自然演化吗?不会,因为我们都断定这石阵源自智慧设计,而并非基于石头的自然属性再加上自然定律就会 自动演变出这种阵势。再者,智慧设计论能刺激一些进化论者忽略的研究,例如生物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特定性。我也认为智慧设计论不排斥进化论者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因为智 慧设计论不是说所有生物现象都是设计的,需要知道那些有特定复杂性,那些没有纯自然主义的解释,才可作设计推论。这过程是严谨的,认为智慧设计论会随意把事物说是设计 成果,是常见对智慧设计论的扭曲。 #3:智慧设计论只是填隙的神(God of the gaps)和在诉诸无知(appeal to ignorance)! 回应:这又是误解了德布斯基的论证。再以大石阵为例,认为它是源于智慧设计,是因为我们对石头的特性的无知吗?不是,这其实正是基于我们对石头的特性的认识,再加上我 们的经验为"特定复杂性作为智慧设计的标准"提供很强的归纳基础。 不是每一次诉诸上帝的解释都是不合法的填隙的神。科学知识的隙真的在减少吗?还是旧隙填,新隙现?有理由相信所有隙都将会有科学解释吗?如何辨别现在的隙只是基于现时 的无知,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看来填隙的神不可取,但绝对拒绝用神或智慧设计去解释,只是另一种教条,也不可取。我们要按情况作合理判断,德布斯基的方法论就尝试这样 做。 #4:智慧设计论违反方法论的自然主义(methodological naturalism),所以会摧毁科学,因为若甚么事都诉诸上帝,那还要做科学研究吗?科学还会进步吗? 回应:这忧虑不是没有道理,但智慧设计论不是把每样科学现阶段不能解释的事物都说是神的作为。他们不单承认惯常的科学定律的运作,还确立其优先性。生命的起源是独特、 不可重复的事件,不可相提并论。智慧设计论认为只有在全盘考虑所有证据,检视所有理论和解释之后,才可作出设计推论。而且批评者假设了方法论的自然主义的必然性,这有 一奇怪后果:无论智慧设计的证据多强,进化论多烂,仍要接受进化论,因为它是唯一的科学理论!但智慧设计论最少有可能是对的,那以上方法论就先验地排除发现这真理的可 能性。广义地看,科学就是在自然界寻求合理的解释以逼近真理的理性探索,一种方法论若过早封杀某些真理的可能性,并非公平和可取的科学方法论。最后,方法论的自然主义 似乎建基于一种自足宇宙的信念,但这信念本身如何证明?是否合理?是基于经验还是先验假设? #5:智慧设计论不可以证伪,所以并非科学。 回应:证伪(Falsification)从来不是绝对的推翻,它是指在不同程度上某理论与经验资料不吻合。事实上智慧设计论比进化论(就生命资讯的起源而言)更易证伪(原则上)! 按照德布斯基的方法论,只要我们能指出某生物系统如何由定律或机遇产生,就可证伪了智慧设计的解说。相反,进化论者的宣称却是:"某些纯自然的机制和过程产生了这生物 系统。"这是不可能证伪的,因为无论我们尝试多久都找不到某生物系统的自然因,进化论者仍可说:那自然因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未想到而已。事实上这也是进化论者对很多质 疑的回应。. 结论 我认为无论智慧设计论是否科学,最重要的问题是:智慧设计论是否合理?我并不接受科学主义。德布斯基的智慧设计论初步看是合理的,也暂时未看到理由说它不是科学,但它 的确需要进一步发展。他的工作也引起很大争论,甚或攻击,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正在挑战西方学术建制。德布斯基是智者也是勇者,他的理论对现时的科学建制(特别是倾 向自然主义的学者和机构)产生威吓,这不单是学术问题,也是权力问题。因此,不难理解很多对德布斯基的回应都是很情绪化,甚至充满恶意的。德布斯基为了维护信仰和改革 现时的学术界,不畏攻击,不怕嘲笑,甘愿在学术建制边缘生存,实在勇气可嘉。 我不敢说他的思想全对,但他的榜样也应能鼓励我们勇敢而有智慧地在世俗社会中表达我们的信仰。让我们恳切为华人教会祷告,希望神在我们当中兴起多些基督徒知识分子,在 文化战线上冒著炮火前进,这也是我们"基督徒学术论坛"的异象。 参考书 德布斯基在1998年出版的The Design Infer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较技术性,而2002年的No Free Lunch (Rowman and Littlefield) 有回应诸种批评,学术性也较强 。1999年出版的Intelligent Design: The Bridge between Science and Theology (InterVarsity Press,这有中译本) 和2004的The Design Revolution: Answering the Toughest Questions about Intelligent Design (InterVarsity Press) 则较通俗。 而以下书则是有助认识整个ID运动的入门书: Dembski, William A. and James M. Kushiner, eds. 2001. Signs of Intelligence: Understanding Intelligent Design. Grand Rapids, Michigan: Brazos Press. 授权转载自香港基督徒学者论坛 www.hkcsf.org 香港基督徒学者论坛诚意推荐 5月26, 27 日《天地奇功:智慧设计的揭示》公开讲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