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领袖引人注目 应作"仆人"而非"明星"

敬拜领袖引人注目 应作「仆人」而非「明星」
科斯珀认为,带领者需拥有仆人的心,其次才是卓越伟大的表演。图为橄榄全备福音事工去年七月的演出。(图:基督日报)
现今年轻人在教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牧者培养的对象。为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教会渐渐被年青文化充斥著,追求时尚、新鲜、尖锐的形式和内容易产生"明星文化",就是敬拜带领人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三位有经验的敬拜领袖在"福音联合"(The Gospel Coalition)上谈论了"明星文化"的现象。其中三一长老教会(Trinity Presbyterian Church)的敬拜指导以撒•沃德尔(Isaac Wardell)就指,教会被卡在"敬拜必须不断变得更新鲜"的思路当中,导致失去福音资讯的焦点。

他指年轻人的盲目崇拜,使教会对敬拜领袖的选择局限于年轻时尚或特别有才能的人,使会众难免对有些带领者的衣装行为感到不适。 他又认为现今敬拜领袖的基本问题是没有把自己当成教会的仆人,用恩赐服侍众人,反而把自己当成艺术家。他指,只要这种艺术家意识未被仆人意识取代,"明星文化"必将升温,若带领者只想在表演上成为众人的焦点,就失去敬拜的意义。 敬拜领袖科斯珀认为,表演和敬拜之间存在张力,要把这两股力量拉在一起,仅有的解决方法就是带领者需拥有仆人的心,先成为仆人,其次才是卓越伟大的表演。

他引用了迈克尔•卡德(Michael Card)所著关于艺术家的书《沙尘上的手迹》(Scribbling in the Sand)的话,指艺术家应该用他们的恩赐去洗别人的脚。

"不灭恩典音乐"( Indelible Grace Music)的创始人凯文(Kevin Twit)分享,说敬拜不是关于我们的,是关于十字架,关于福音,关于耶稣为他的教会所流出的宝血。 他认为在后现代文化中,很难把表演和敬拜连接起来。"有可能宣讲了以福音为中心的内容,然后用你(敬拜者)所唱的歌或你在教会里所做的事情毁了它。"他说。

沃德尔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受规范的敬拜"没有清晰的定义,以致教会经常在选择音乐厅还是演讲厅模式的敬拜之间感到困惑。

"圣经给了我们崇拜、更丰富的聚会的画面,就是大家围著桌子坐,和许多人们彼此分享筵席。而敬拜领袖是众人的仆人,帮助大家一起分享宴席。"他又指:"当你建立起这样的异象时,音乐就产生更多的意义了。"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