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斷背山–導演劉議鴻談新片《我看見獸》

走出斷背山–導演劉議鴻談新片《我看見獸》
《我看見獸》劇照。
電影《我看見獸》將於9月14日正式上映,內容描述一名女同志在信仰與情慾的掙扎中,經歷上帝真愛,重獲自由的故事。人生前半場拍過許多劇集,憑著一劇《愛殺17》贏得金鐘獎的劉議鴻,繼去年接拍詩歌音樂劇《祈禱》後,今年再度出擊,本報稍早前特別專訪劉導,請他談談這部爭議新作的籌拍過程。

信主六年的劉議鴻(劉導)此次攜伴妻子陳宜驊拍攝新片《我看見獸》。劉導表示,自己在未信主前都是拍攝商業性、娛樂性的影片,但信仰以後,接續拍攝了幾部福音影片,最近一部是去年的《祈禱》。

自古以來,文學、藝術等領域中不斷浮現「情色」文化,經歷十八世紀浪漫派的洗禮,至今後現代主義的衝擊,這些領域早已淪為仇敵撒旦散佈謊言的地方,尤其是早前描述同情戀的電影《斷背山》上映,更為社會帶來一股逆流,在這股開放思潮的侵襲下,劉導有感上帝的呼喚,在眾多的電影當中,難道連一部傳遞真理的電影都沒有嗎?自此,在他心中撒下一顆「宣揚真理」的種子。

「在這個世代中,許多人受到情慾的捆綁,我們只是『吹號』」,劉導深信唯有上帝才是出路,是他們可以依靠的,而教會的門也從來不會向他們關閉。他表示,這部片子在籌劃的過程中,因著一個真實見證的分享,才正式敲定《我看見獸》的主題,描述一個基督徒因著肉體的軟弱、陷入情慾的束縛中,但終能仰望上帝,走出黑暗、重投天父的懷抱。

從籌備到殺青,見證不會誤失的那一位

在拍攝的過程中,劉導表示,有許多「天使」驗證了他所做的,每遭資金、人手的缺乏,他總是相信上帝供應,而正式開拍以先,冷嘲熱諷此起彼落,原本答應的演員亦接連退出,在絶望中禱告的劉導說,「神啊!若是開拍前還找不到合適的演員,那就不是為祢所喜悅的。」正當如此之際,劇中的要角、副導等紛紛「自動投身」,飾演主角君君的張嘉容,本身也是一名基督徒。劉導說,直至最後一刻終於事事俱備,更深感到上帝的信實,「自己根本不能自誇,惟獨見證都是神給的。」

片中許多拍攝場景則得賴教會、主內肢體,及關渡基督書院大力支持,全部串場的角色/臨記都是由青年團契的弟兄姊妹客串,雖然不是甚麼特別角色,但是他們亳不馬虎,更令劉導心中感激萬分,一路走來「都是充滿上帝的恩典」。從一月中旬開拍、到二月下旬殺青為止,上帝奇妙的作為不乏其中,拍完後翌日就能把款項絲毫不差的付清,這都是超乎我們所想的,劉導回憶道。

上帝才是真正的主角

「上帝才是本片真正的主角,祂會親自去觸動許多的人。」劉導表示,在傳統東方文代中,不太講上帝,唯他卻逆向操作「高舉主名」,不僅片中常常呼喚主名,更有許多激勵的話語,「在人不能,在神都能。」劉導坦言自己是帶著懼怕的心來做,畢竟主流並非如此,但是,每個生命的轉變,豈不是上帝所為?他表示,許多國片都是在申請政府輔助金下才能完成,雖然他申請屢遭碰壁,但上帝卻依然眷顧。

走出教會,您願意認識這一位神嗎?

談到坊間許多的同性戀電影,劉導表示,都是沒有出路,無一不沉醉在罪中之樂,唯有上帝才是真正的出路,因為上帝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善的。相反,主流文化中,卻帶著許多錯謬的教導,毒害著我們的學生、年青人,乃至下一代,他盼望這部片會是一點真理的靈光,能為這世代帶來一個盼望、一個選擇。《我看見獸》是根據真實見證改編而成,盼望能傳遞一個信息─ 有一位神存在,人應嘗試去認識祂。

《我看見獸》將於九月上映,劉導感謝許多天使的代禱、和支持,他坦言不知道下步會怎樣,可能會血本無歸,但是深信上帝會開路,期盼這部片子能走出去、影響更多有需要的人,不只是主內的肢體。

而身兼制作人的陳宜驊,亦辭去GoodTV的工作伴隨丈夫投入,她表示當初在籌備過程中,風評不斷,但也令我們更加儆醒,片子的完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是上帝親自作工。電影是由真實見證改編而成,相信充滿生命的影響力。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