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一所金融機構向我推介一個有關如何教導小朋友理財的遊戲「金融明日之星」,他們說研發商已經在台灣及日本多次進行實驗教學,證實可以向小至5歲的學生教授,那時我的回應是:在香港或許未必可行,香港的小朋友應該對金融市場興趣不大。為了讓我親自體驗這遊戲的有效度,他們邀請我參加一連三天在深圳舉行的教練證書課程,此課程由台灣師範大學與研發商創星知識科技合辦,由台灣派員教授,參與者來自深圳及香港。這次課程的確讓我大開眼界,課程中展示在台灣及日本教授小朋友的實況,小朋友的確非常投入,在幾小時的課程後,小朋友竟然可以琅琅上口投資市場中五大元素:股票、債券、外匯、原材料和樓市,更驚訝是小朋友竟然可以學到如何在五大影響市場的因素(通貨膨脹、利率、地緣政治等)作資產的配置。
課程的最後一天,他讓我們自己邀請小朋友來嘗嘗這個遊戲是如何好玩及有效,看到小朋友那麼投入,我甘拜下風,未學懂他們的教授方法前,我幻想也未敢想到如此年輕的朋友可以學懂「主權危機」、「蕭條風險」等複雜概念。課程中有兩句話我非常同意:「不要輕看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另一句是:「知識應是沒有年齡的限制,關鍵是你要用對方法去配合學習階段。」對,很多時我們大人也以為那麼小的孩子不懂這、不懂那,但原來是我們輕看了孩子的學習能力,不是嗎?20年前,我們也不懂電腦,但現今兩歲的小朋友也懂電腦。那天由早上9時至下午6時,20多位小朋友也很投入和開心去學習如何理財,所以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好的方法去配合他們的學習階段。
各位父母,我肯定你們希望孩子可以早日認識理財觀念,特別是上星期報導了現今年青人「碌爆卡」的情況非常嚴重;更有一些父母要賠上退休金來替子女還卡數。信用卡和八達通普及後,學生似乎對理財的觀念更模糊、更不懂理財,我曾見過一位小學生帶同一班同學去便利店購物,他很豪氣地一揮手,「必」一聲後,大伙兒就離開了,小朋友肯定不知道他用了多少錢,他們的家長應該也估不到。這情況令人憂慮嗎?真盼各位家長願意配合,更早教導孩子理財,好好拯救下一代和你們辛苦賺來的血汗錢!
呂宇俊 (呂sir)小檔案 呂sir童年時充滿埋怨,因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親在他三歲時已改嫁另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綜緩金過活。他自己也曾誤入歧途,中二時加入黑社會,中五時更取得會考0分的成績。但上帝沒有離棄他,安排很多天使對他的扶助,他回到教會重拾書包發奮向學,重考會考考獲19分,更順利升讀香港浸會大學取得一級榮譽畢業,畢業後再到香港中大大學完成道學碩士(M. Div)課程。在2006年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美譽。這幾年更主動推動通識教育及理財教育,協助無線電視、香港電台、《都市日報》推動通識教育,也協助保險公司推行理財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這四年分別到教會、學校、各類機構分享講座超過三千場。
(歡迎和呂Sir聯絡,電郵:principal@graceyard.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