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表達重視家庭關愛,將軍澳中心特意舉辦這次展覽,搜羅了27部於不同年份出版、設計獨特、以不同語言寫成又甚具歷史意義的聖經,於11月12日至2012年1月2日期間展出。展覽開始之前商場還邀請了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梁林天慧博士親自介紹這批珍奇聖經的故事和特色。
展品當中最為珍貴且最具意義的四本聖經為:
當世第一本英文聖經 1611年「英王詹姆斯聖經」
現今印刷和電腦技術發達、獲得一本印刷精良準確的聖經,絶對是輕而易舉。這本擁有400年歷史,被喻為「英文聖經之王」的「英王詹姆斯聖經」,為現存第一本英文聖經。是當時英皇詹姆斯一世,傾全國之力,號召來自劍橋、牛津和西敏斯特的學者翻譯,運用十分繁複及昂貴的手工刻版印刷工藝來製作。這本「英王詹姆斯聖經」於1611年在意大利以特製條紋紙印刷,配以哥德式字體,每一段的首字母均為精美木雕圖案,頁面邊框也有手工精巧的花紋,極富當時的時代韻味。
登陸月球一頁過飽覽聖經80萬字 阿波羅14號「月球聖經」
這「枚」微縮聖經,將原本1245頁、超過77萬字的「英王詹姆斯聖經」,微縮印於一枚長8.5寸、寬6.5寸的微型膠片上。微縮聖經本已全球罕見,而這一枚更是極具歷史價值,曾隨美國阿波羅14號太空船登月,是首部登陸月球的聖經。1967年,由於太空船對運載物資重量及體積有嚴格規範,「阿波羅禱告團契」使用了當時十分先進的膠片微縮技術,精心製作出月球聖經。1971年 2月5日,阿波羅14號太空人EdgarD. Mitchell終於完成使命,首次成功將聖經放上月球表面。
經歷戰役 二次大戰「防彈聖經」
二次大戰時期,人人自危,因有設身需要,有保護用途的防彈聖經相繼出現,實行一人一本防身。這部防彈聖經的體積比恤衫袋口還要小,封面貼著一塊厚鐵片。軍人常用來藏放在胸前,擋子彈保命之餘,又能閱讀聖經的奇妙恩典。展品為戰爭期間,為一對情侶互贈之「防彈聖經」,其中一本封面刻著:「May the Lord be with you」,另一本寫著:「May this help you safe from harm」,兩本背頁均寫著:「bring you back to me, after this war」等情深說話,可見女方深切希望愛侶能在戰後平安歸回,引證著戰亂時戀人們的愛與戰爭的悲哀。
「1881年維多利亞時代家族聖經」見證多代家族成長
一本重要的聖經,除了是信徒的精神讀物外,原來還會成為其族譜史記。「1881年維多利亞時代家族聖經」為美國現存最完整的英文家族聖經,前半部份主要載有持有者所日常見聞,如動植物介紹和建築設計等資料,後半部份記錄著各式各樣的家族資料,如擁有者李察與瑪莉的結婚資料、新娘的頭髮、見證牧師的名字、生死日期、書簽及聖經人物分析等。證明聖經對他們是非常重要,成為伴隨及見證其家族經年累月的成長印記。
其他聖經展品還包括1634年英王詹姆斯聖經翻本、1804年的英皇譯本的新約全書、於1896年出版屬於20世紀前全球最小的英文聖經、象牙微刻聖經、文革期間手抄的聖經油印本、1920年的官話和合譯本等等。
聖經承載上帝的信息 各層面發揮影響力
梁林天慧博士表示,聖經提供了行事為人的原則,信徒透過閱讀聖經,親近上帝,可從中得著安慰、指引和鼓勵。當全球信徒都閱讀同一本聖經的時候,此舉有助他們彼此分享,互相聯繫。
她續指聖經被視為經典文獻,其真確性歷來都獲得不同學者認同。歷史學家以聖經來引證歷史,而文學家則欣賞經文的文學體裁。在社會上,聖經更成為不少志願團體,從事社會工作教導的基礎,例如福音戒毒、邊緣少年事工、服侍露宿者及釋囚等,甚至聖經一個國家立法及憲法等基礎,也是根據聖經來制訂。
她並表示聖經記錄上帝的奇妙恩典外,更包含無數生活智慧,與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涉及了道德、倫理、法律、藝術等範疇。世界各地許多藝術作品,如音樂、美術、戲劇,都從聖經獲得靈感;不少專業行業,如教育、醫療、社工等,都奉行聖經的教導為宗旨。
閱讀聖經並思考應用生活中
閱讀聖經能從中得到智慧,香港聖經公會給予以下讀經指引。只要我們肯打開聖經來讀,上帝的話語便會賜福給我們。當然我們可以更有計劃地去讀聖經,為自己定下一個讀經計劃。
1. 每天都撥出一段時間來讀聖經,最好選在自己精神集中的時間、地點來讀。 2. 懷著一顆平靜、謙卑的心去讀,好聆聽上帝在你內心發出的聲音,並給你智慧去明白祂的話語。 3. 閱讀所選定的經文兩三遍。 4. 嘗試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寫作目的,思考一下經文對當時的讀者的意義。 5. 思考一下經文現在可怎樣應用在個人、家庭、工作或社會上。 6. 最後是把從聖經得到的教導和啟示應用在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