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關注四川災區重建 籲更須注重「人」的重建 編輯室 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上午9:49 5月12日是四川大地震二周年,社會各界紛紛進行紀念,也十分關注災區重建的情况。華人教會重要的宣教機構之一華傳神州國際副總主任陳鐳牧師在最新一期的《華傳路》上分享了四川災區的重建情况,他特別提到當地的「物質」的重建和災民「心理」的重建兩方面,呼籲基督徒志願者在未來幾年內仍舊持久的關注災民的「心理」重建,即「人」的重建。 陳鐳牧師分享說,在過去16個月裏「物質」的全面重建的成果顯著。他提到最近到災區,看到「經過的是平坦超水平的柏油路,連深入山區的地點都可以暢行無阻。路邊的新房舍一幢一幢的展現眼前,特別是受災最烈的羌族地區,更是一片片新建的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小樓房聳立全區。」而受災較重的地區最優先重建起來,其規模大大超過過去的水平。 而關注到災民「心理」的重建,也就是人的重建,則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他從同胞的關愛與輔導的角度提到,災難發生後,很多基督徒「在第一個時段就義不容辭的進入災區,無論是救災扶貧,攪灶作飯,供食奉葯,大家都不約而同的來到災區擔任志願者。一年之後,其中有不少基督徒志願者,决心長期留在災區,他(她)們發現第一個階段的救災,雖然大部份完成,但第二方面『人的重建』卻不能中止。」 陳鐳牧師分享說,很多基督徒志願者仍在災區進行著探望、安慰、資助、陪伴、鼓勵、代禱等各種工作,他們的愛心也漸漸打開了很多災民的心。這些災民身處困難之中,也開始尋求因信仰帶給他們的力量,不少人透過詩歌、祈禱來尋求上帝的安慰。 面對此情可,陳鐳牧師以當年耶穌基督「走遍各城各鄉看見許多人如同羊沒有牧人,就憐憫他們」並且以教訓,傳天國的福音及醫治各樣的病症來安慰這些處于痛苦的人爲原則,呼籲我們也當如此執行人的重建,「教導信徒活出愛的生命,作光作鹽扶助人;傳天國的福音爲要使災民接納救贖,脫去悲情,讓新生命重新站立」。 陳鐳牧師指出:「醫治乃藉醫療用葯輔導協調,以及迫切的禱告脫離身體及心靈的疾病。」因此,在這樣的情况下,「我們不但不能離開災區,更要進一步的增加這方面的專業同工,他們是一些對引導災民有負擔及愛心的同工」由此可以在幾年之後結出累累的福音果實。 最後,陳鐳牧師還作詩一首「一方有難八方救,人力盡頭神恩臨。大難之後勇堅立,磐石根基生命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