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訊息中,他透露自己在去年聖誕前夕發現血癌。當時驗出骨髓裡有頗嚴重的血癌細胞 時,他即時進醫院接受化療。在寫這信時(1月22日)已在留院三星期,並即將進行第二輪化療。
溫偉耀博士經歷過諸多苦難,特別是三位至親——妻子、父親及小女兒都因病離世。他曾著作《上帝與人間的苦難》分享自己痛苦中對上帝的思考,及在信仰中真實經歷苦難的真實掙扎。
他坦言過往苦難多發生在至親身上,如今自身患病雖感突然,卻不再如約伯般追問「為何受苦」,因明白苦難本質與天上之事緊密相連,人生必經之路終難預料。回溯近年經歷,他察覺神早已預備諸多細節,故確信當前境遇皆在神完美計劃之中。無論順逆,皆堅信神的掌管永無錯謬。
他又坦承治療過程充滿肉體痛苦,雖未能達保羅肉體飽受摧殘下仍能告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的境界,但仍能竭力持守內心寧靜安穩,又說身體受限反使靈修時間增多,與神更為親近。通過《耶利米哀歌》的啟示,他領悟即便身處絕境,「神的信實極其廣大」和「耶和華必定施恩」,現實或令人失望,但每日都有新的恩典讓他能面對新的挑戰,注目基督便得穩固盼望。
他深切感激教會肢體與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持續代禱、烹煮飲食、消毒衣物、物資支援等,這些愛成為他抗擊病魔的力量源泉。文末,他誠摯感謝讀此信的主內肢體的關懷代禱。
全文透露出他在病痛中以信心超越困境,對教會群體關愛的感激。此文在臉書及whatsapp被傳閱。
《病中靈絮》全篇:
轉發: *病中靈絮(溫偉耀)*
1. 發病入院: 我是在去年聖誕前夕,檢驗出骨髓裡有頗嚴重的血癌細胞。所以要立即進入醫院接受化療。直到今天,我仍在醫院,已經三個星期了。
2. 不問因由: 以往我人生中的苦痛,都是發生在自己親愛的人身上。這次終於落在自己身上,雖然好像有點「理所當然」,但也給予我特別的體會和經歷。我不會再重覆昔日約伯與他四個朋友所作的,用冗長的辯解、去追問「為甚麼我要受苦?」(伯4-37章)卻完全不知道,原來在天上所發生的事(伯1:6-2:10章),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反正受苦是人生必經的歷程,早到、遲到,怎能預料?
3. 只知道這是出於神計劃中的安排: 反而,回顧神在幾年前,已經開始安排了衪的先機部署,直到今天,在許多大事、小事上悉心的配合,就讓我們清楚知道和肯定: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在神精心的計劃中進行的!既然是這樣,我們就知道,每天的發生(如意或不如意)的事情背後,神的手和衪的掌管,是沒有出錯的。
4. 抵受苦楚、內心平安: 忍受病痛和治療的各樣苦楚,是不斷的挑戰。想起《哥林多後書》4:16說:「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恐怕我未能像保羅,可以在軀體受摧殘的時候,內心可以做得到「一天新似一天」。不過,在內心保持「寧靜安穩」仍是可以的。反正身體的活動能力減少了,內心與神分享、交流的時間反而更多了。
5. 從信任而來的盼望,是不會被打倒的: 病中靈修,讀到《耶利米哀歌》1:12和3:23-26。耶利米親眼看見敵人進城後,一切都被摧殘,聽到的只有不斷慘痛的哀號,似乎眼前只有絕望和悲哀。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經驗之中,他卻看見「神的恩典,每早晨都是新的!」(3:23)是的,縱然眼前的,不會再有希望。但他看的,是「神的信實極其廣大」和「耶和華必定施恩」,就可以仍然看見:神每日都有「新的恩典」去面對新的挑戰!縱然現實的期待會帶來興奮、又會帶來失望,但「轉眼看耶穌」,盼望依然穩固。
6. 得到加倍的寵愛: 有份於「在聖靈裡的團契」是幸福的。在這段日子,我不但在神的愛、賢妻麗芬的愛的包圍之中,也在眾教會弟兄姊妹的愛的擁抱之中。你們不但為我切切的禱告,還有為我每日煮肉汁、消毒要替換的衣服,支援各樣適應生活的物資 … 讓我和妻子有無法形容的感激、感恩。你們的愛,成了我們源源不斷的士氣。
謝謝你分享了我的這「病中靈絮」。更謝謝你在主裡的記念和代禱。實在很珍惜!願神祝福你。
202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