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节牧师逝世廿周年 信义宗纪念一代良牧

今年是信义会先贤吴明节牧师逝世20周年,有神学院举办了特别的纪念活动,以怀念一代善牧,并望弟兄姊妹承先启后,薪火相传。 吴牧师在1990年9月9日安息主怀,在事奉上帝40余载期间,他对信义会贡献尤大,曾任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监督、信义宗神学院副院长和华福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职。他亦曾在1961年港九培灵研经大会担任讲道会讲员, 信义宗神学院表示,吴牧师一生热切传道,创立元朗信义会,并在27年的神学教育工作中作育不少英才,并且他对基督教香港香港信义会、信义宗神学院、华人信义宗教会及华福运动的发展都作过重要的贡献。 香港信义会灵安堂堂主任巫玉揆牧师曾撰"吴明节牧师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一文表示吴牧师"助人不遗余力,处事总事埋头苦干",并有"良牧"、"忠仆"、"君子"并美名,是香港华人教会杰出领袖之一。除此以外他亦是一位神学教育工作者,任信义圣经学院及信义宗神学院等教席历时26年,同时他也是一位作家,曾写作散文至少279篇,刊于信义刊物、基督教周报及今日华人教会等。此外更有大小著作26本。 巫牧师亦对吴牧师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予以赞扬。他认为吴牧师对神学本色化作出了贡献。他特别认为吴牧师论到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接触后所生的流弊、差异和路向的部份甚为重要。而总括而言,吴牧师认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接触时必然产生权责、表征、思想、语文应用等本色化等路向。 除此以外他亦提到吴牧师在任期间,他主理的信义会元朗生命堂采用了富中国艺术特色的建筑,体现了他所强调的本色神学的文化表征部份,至今此座建筑仍然落在现代化的元朗社区的中心地带。除此以外,前香港信义会钻石堂旧址亦采用中国色建筑,可惜已因大老山隧道的兴建而被逼迁拆。 他亦表示吴牧师在语文本土化亦有所贡献,强调语文应用的本色化。他自己亦喜爱文字写作,发表的文体包括专题、文集、诗集、散文、讲稿、书信、传记、游记等,将信仰与其诗词文体相融合,使不少信徒灵命得到造就。 他给吴牧师这样的评价:"可见吴氏事奉上帝,治理教会,服侍人群,终其一生,都是与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为了纪念这一代善牧师,信义宗神学院特在9月 9日当天举行了纪念活动,包括在其墓前献花及举行了纪念崇拜等。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