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颂辉牧师:宣教士一定要受神呼召吗?

蔡颂辉牧师:宣教士一定要受神呼召吗?
宣教士一定要受到神的呼召吗?如何知道是真正来自神的呼召?

这是信徒最常见的问题。这问题意味著基督徒看全职服事为一件神圣的事,它与一般的职业不同,若没有神的呼召,就不应该献身全职。不过有时候笔者会感觉到,"呼召"常被信徒误用去推辞福音的责任,或反过来强化自己个人的意愿。毕竟,呼召是一个很抽象、很主观的概念。

在旧约圣经中,呼召总是出现在神所拣选去承担特殊任务的人身上,例如领袖、士师、先知等,而这些呼召往往非常的强烈而戏剧性。摩西蒙召是看见燃烧的荆棘,基甸看见耶和华使者的显现,以赛亚则看见神荣耀的宝座。如果上帝至今仍然使用相同的方式,那就好办多了,而现在这个问题也不会是问题!可惜事实不是这样。到了新约,类似上述形式的呼召就大大减少了,但耶稣门徒的蒙召仍然是清楚的,因为耶稣在世的时候亲自呼召他们。耶稣的教导强调,收割庄稼需要神自己打发工人(太九38),只是祂没有说明神将如何打发。耶稣升天之后,圣灵被赐下来,除了保罗的蒙召之外,其他神迹性的呼召主要出现在神对事工的带领上,而不是在工人献身上。例如,天使催促腓力向埃提阿伯的太监传福音、大布的异象引导彼得到外邦人家去传福音,以及马其顿人的异象开拓了欧洲的宣教工场等。此外值得注意,使徒行传的记载给人的印像是,无论有没有特殊的呼召,初代教会的信徒几乎都视传福音为自身的使命。

直到今天,虽然偶尔仍有听闻,但特殊的呼召已经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今天许多信徒口中的"呼召",大部分是指一种主观的感动。也正因如此,它才容易被滥用。有一些被身边的人看为适合全职服事的人,当事人只要以一句"我没有呼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推辞,另一些被人视为不适合全职事奉的,则可用一句"是神呼召我的",就可以叫人无话可说。笔者的意思当然不是指身边的人才是当事人有没有呼召的决定性标准,我只是想指出,主观的感动绝非唯一的标准。

然而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感动"还是很重要的,至少它可以说是当今每一个全职事奉主之人共有的经历。问题是,这个感动到底需要多清楚?笔者认为,今天一个献身全职的人并没有百分之百清楚的呼召,而且也不需要百分之百清楚的呼召,因为寻求神的旨意和下定决心本身也是每个基督徒必学的信心课,而全职这往往会在服事的过程中越来越确定这呼召。

除了"感动"之外,还有什么因素是应当考量的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样是重要的参考。首先是属灵长辈的推荐(所谓"长辈"不只是指信主的年日或教会里的职位,更是灵命的成熟度),尤其是认识你的牧长们,通常都能按照个别信徒的状况提出实际有用的建议。

其次是透过事奉经验而来的肯定,真正蒙召者通常会享受在服事中,其恩赐和能力也可有效地配合事工上的需要。

第三,是持久性的火热,这是"冲动"和"委身"之间最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在面对过事奉上的失败、挫折、无果效、异议、冲突之后,一个"有呼召"的人情绪纵然会起会落,但他愿意服事的心却能经得起考验。

还有,笔者认为教会的认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全职的工人在前线服事,背后必须有一群与他同心的弟兄姐妹在支持他,工人的蒙召必须得到教会整体的肯定才会获得全力的支持。

最后,笔者要强调,献身全职的决心是至关重要的。有呼召不代表不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也无需怀疑自己是否有呼召,那是神给我们机会证明自己是不是真的想献身,也让我们有机会经历神大能的作为。

(注:本文转自蔡颂辉牧师脸书,作者为神州华传宣教士。)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