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牧师在21岁时学习事奉神,用了最宝贵的年青岁月为主使用。在安息礼拜程序表的首页印有他喜爱的经文:"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12:1)
在陈牧师80岁生日的感恩聚会上,他也分享了这段经文。他说:"我在这里要感谢赞美我们的神,这节圣经我不单读给大家听,其实是读给我自己。一个人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就是生老病死。如果你说上帝不公平,最公平是这个。"
"我感谢神,因为我不是到我衰败的日子,到没有喜乐的日子,那时才来事奉神。"陈牧师特别借此勉励后辈要趁年幼事奉主,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恩典和福分。
陈终道牧师曾于1995年心脏病发,心脏重要部位损坏三分之二。在深切治疗室靠心肺机呼吸共25日,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宣布无可救治,两次嘱护士在他耳边大声说出病情,希望他自己表示生死之意愿。院方已准备撤除心肺呼吸机,并提供会客室供家人亲友轮流见最后一面。但陈牧师的家人坚持继续用心肺机,后来藉著各地信徒代祷,家人及教会兄姊不愿放弃救治,陈牧师又活过来,并多活了十多年,期间又多出版了几本书。
在安息礼拜中,由陈终道牧师的儿子陈能儆牧师叙述父亲生平。他说到:"父亲对工作事奉非常认真,尤其在写作上面。他要求自己每天都有所写作。若一天未能写作,他认为那一天是浪费了。所以,他经常在书房里专心研经、思考和写作。"
"我们为父亲感谢神,神成就他的心愿,终身学道守道行道,且传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陈终道牧师1924年出生于香港,原名陈让德。童年在封建的大家庭成长,感到长辈偏爱,因而怨恨父母,甚至离家出走,曾在昆明、重庆等地流浪。1945年在赵君影牧师主领的大学团契奋兴会中得复兴,奉献己身,为主使用,并立志终身"学道"、"守道"、"行道"至见主面,改名为"终道"自勉。
陈牧师一生忠心事主,多年从事神学教育、牧会及文字工作。他立志以文字事奉及写作圣经注解为一生职志,其中新约书信讲义是他最经典的写作,是经过22年坚持地写作完成。他曾任"生命杂志"编辑,宣道书局执行编辑以及作"圣经报"的编辑。1981年创办"金灯台双月刊"。他在文字事奉上著作甚丰,现有作品超过六十册,备受华人教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