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地球暖化議題 香港教會對環保關注抬頭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環保日」。今年協進會為響應環保呼籲,以「上主奇妙創造的大家庭」為題,邀請香港教會在6月期間舉行環保主日。該會的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委員會的「香港基督徒環保關注組」提供教會有關講章、禱文及實踐的建議,幫助教會將神救贖世界的訊息帶回給教會。 協進會表示:「我們上主的救贖大工包括了其整個創造,所以教會的使命是要把永活主的救恩,也帶給因罪而受到破壞的整個創造。所以上主的子民在宣揚上主的愛和世界藉著基督而與祂和好時,也必須竭盡所能,按照上主的命令照顧和保存我們的環境。」 隨著大眾對地球暖化、生態保育等認識的加增,教會在環保及氣候變化等議題上參與亦明顯激增。 去年5月1世界自然基金會、綠色和平以及樂施會發起「香港對抗氣候變化聯盟」,26個支持機構中,包括突破機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等基督教團體亦加入,共同就減排溫室氣體、設立政府跨部門小組以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向政府進言。 在年底,以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為首的基督教團體組成「聖誕抗暖聯盟」,表示要重現聖誕的星光,呼喊「要一個夠凍的聖誔」,並在啟動禮上進行對談,討論了哥本哈根會議及氣候變化等議題,並思考教會如何參與環保,嘗試引起教會的關注。 協進會轄下的「香港基督徒環保關注組」今年年初亦舉辦了一個名為「關於上帝的創造交流會」的交流會,與來自新加坡有信仰背景的自然保護組織成員作交流,分享基督徒如何參與保護自然的議題。 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的《教會智囊》去年10月亦以「地球吾愛」為題探討環保的議題。文章提及:「環保運動不爭朝夕,更在乎長久地轉化人心;當逼在眉睫的危機也不足以叫人回轉悔改,要徹底反省我們的生活習慣、消費模式,便不得不借助宗教的靈性力量,不能孤立地講拯救地球、而不理靈魂的救贖。」 不過有人認為,福音派背景比起大公教會響應有關議題至今仍有一定因難。 《教會智囊》引從事有關科研工作的專家、並基督徒環保關注組成員馮思聰的話,他認為《聖經》有安息年的教導,上帝特別為土地設立每七年中有一年的休耕期,認為這意味著人被託付管理一切被造物。 但本地教會對環保議題未有一套神學思想,他形容教會的反應要麼是「拉牛上樹」,要麼是「跟住人走」,對所傳的福音能否真正將環保容納表示疑問。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