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活動的理工大學會計系二年級鄭國亮到訪當地家庭,發現地板一踩上去好像要塌樓一樣,一步一擔心。阿亮解釋:「當地的屋都是用竹及木建成,一坐下竹席便發出‘啪啪’聲。」
也看到當地一個六人家庭,全屋只有百多呎,沒有廁所,連一件家具都沒有,梳洗都是在附近的河流,平日各人睡覺都是打地鋪。
並且那裡缺乏基本的生活設施,包括基本的自來水和電燈照明。阿亮見當地人生活艱苦,就問他們有否較輕鬆的娛樂節目,「但翻譯員不代問就回應,當地人根本沒有‘娛樂’的概念,每天都是把握有陽光的時間,上山劈柴擔水。」
另一香港大學護理系學生林秋瑩到當地醫院參觀後,發現床鋪都是木板,情況最惡劣的就是產房,「什麼設備都沒有,只有一張椅讓產婦坐下生嬰孩。」她指產房沒有消毒設備,令嬰孩患病風險大增。
阿亮表示,今後會以寫文章方式影響身邊朋友,「我們知道問題後,要有實際行動,我不會再浪費一粒米飯」。他坦言,對會計本科的興趣大減,希望畢業後做有關扶貧工作,「我都去過深水埗的劏房,我覺得政府一定要多建公屋,解決基層住屋問題。」
林秋瑩則害羞地稱,雖有了解過無國界醫生等義工工作,但未敢以扶貧工作為職業,要多了解才能下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