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祷告会"后浪推前浪 青年人明显参与积极

「六四祷告会」后浪推前浪 青年人明显参与积极
上:蔡医语带激动地说对国家的苦难失去记忆是羞耻的。中及下:记者观察所见,出席者大部份以八十、九十后青年为多,中年及年长出席者锐减。(图:基督日报/陈丽斯)
「六四祷告会」后浪推前浪 青年人明显参与积极
而今年青年人的角色明显加强,由述史到分享都由他们独担大旗,并且以具创意的形式表达出来。(图:基督日报/陈丽斯)
六四周年祷告会上周五(5月27日)晚在佑宁堂举行。今年的祷告会上同样有录像的历史回顾、为六四死难者默哀,以及环节。今年祷告会只有60人出席,人数比往年大幅减少。记者观察所见,出席者大部份以八十、九十后青年为多,中年及年长出席者锐减。

蔡元云医生:国家苦难不能忘记

蔡元云医生表示喜见今年有更多年青人的机构合办祷告会。他语带激动地说,对国家的苦难失去记忆是羞耻的。中国大国崛起,世博的荣华、经济的飞腾成功地将八九民运的事件从人们的记忆抺走,但要建立大国不能只讲生活,更重要的是生命,诚信的国家需要长时间方可建成。

八十后青年担大旗

往年的六四祷告会都有邀请不同年纪组别的人士分享对六四的感受,而今年青年人的角色明显加强,由述史到分享都由他们独担大旗,并且以具创意的形式表达出来。

快必谭得志负责述史,当他一段一段地读出六四的历史片段时,四名青年手执长型白布,慢慢步至台上放下;随后再以同样方式将一块长型红布擡出,横放在白布上,形式一个十字架。

其后四位青年分享对六四的感受。一位青年反省当他们在纪念六四时,是否只是在重复别人的思考,另一位则为六四青年对国家的爱所激发,反思自己是否同样对所处的香港同样著紧。最后一名青年则反问自己是否愿意为建设美好的公义社会远景而付上代价。

首次参加的青年人:明白到六四与自己有关

会上有十多位来自金巴伦长老会的青年人,他们在会传道人鼓励下结伴参加。当中不少第一次参加此祷告会。90年出生的天睿表示教会少触及社关的事务,参加祷告会后感觉特别,认为值得推动年青人接棒。另一位96年出生的男孩敏行表示自己的学校亦有提及六四事件,但由于觉得与己无关而没有特别关注;但此次祷告会后有所反思,感到事件与自己亦有关联,认为值得参与。

现场所见,出席教牧同工包括年已近八十的华基督教会资深牧师李清词牧师、柴湾浸信会堂主任朱耀明牧师、教新总干事胡志伟牧师、工业福音团契总干事余妙云女士等等。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