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 埃及在神国度中的地位 編輯室 2011年6月2日星期四 下午3:21 从亚伯拉罕在饥荒期间来到埃及、到神带领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奴役、再到耶稣的家人逃往埃及躱避希律的追杀,埃及在圣经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可忽视。 初期教会时代,埃及在传播基督教信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后50年左右,使徒马可前往埃及,建立了一个教会;今天,这个教会被称作科普特正教教会。科普特(Copt)一词包含历史、语言、种族、宗教等含义。今天在埃及,只有科普特教会还在使用古代的科普特语言。公元七世纪,被阿拉伯人统治后,埃及被称作基伯特(Qibt);基伯特后来演变成科普特,专指埃及本地的基督教居民。据学者考证,埃及的科普特人就是古埃及人的后裔,因为埃及被阿拉伯入侵成为穆斯林。那些坚持原来基督信仰的古埃及人,就是今天的科普特人。与埃及穆斯林相比,科普特教会的信徒在文化上可以说是纯正的"埃及人"。今天约占埃及人口的15%。虽然埃及的科普特教徒在近代遭到迫害,但这个群体是以一个强大的宗教阶层而幸存下来,据估计,目前有六百至九百万人。《普世宣教手册》认为埃及人口的13%是基督徒,这在中东伊斯兰教地区是一个非常高的数位。过去二十年,埃及政府一直没有公布该国基督徒的数量。 在基督教的发展初期,埃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后190年,埃及人建立了亚历山大神学院,许多教会领袖来到这所学院接受教育,其中包括革利免(Clement)和俄利根(Origen)。当时的埃及还成为修道中心,其中最著名的修道院是位于西乃半岛的圣凯瑟琳修道院(St. Catherine’s Monastery)。 祷告: ●科普特教会的领导层需要与神紧密同行,得著智慧与穆斯林政权周旋,及面对伊斯兰教分子的逼害和回应这不断在诘问的世界。 ●自1930年起,科普特教会稳步开展,著重查考圣经的更新运动,强调建立个人的信仰,有很多人因此热心为主作见证。请为这个属灵运动的发展和果效祷告。 默想: 一滴一滴喂养生命--肥甘 rawah (二) 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 〈诗36:8〉 一如rawah〈喝〉这概念以shaqah〈使人喝〉来补充;"祢的殿"这概念也以"乐河"来平行。我们现在当然晓得这全是有关喝的事,我们看到翻译成 "肥甘"〈直译是"肥"〉的字,其实是比喻充分的供应。神不是用32盎司的汽水让我喝,而是提供一条河让我喝。大卫用的诗词图像,描绘出神以如此庞大的规模来供应我,远超过我的所需所求。这是我在这节必须看到的,在巴勒斯坦的沙漠中,神以一条活水江河来满足我。 我们常游走在人生的沙漠中,即使是一滴清凉水都大受欢迎,可是神不是一滴一滴地赐下生命活水,而是带来一大股清凉水,是生命之河,来到我们这干涸的生命。你和我能一喝再喝,绝不会喝尽祂的供应。我们可浸泡在神的良善之中,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看哪!连浩浩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都无以相比。当主耶稣说:"来喝"时,祂完全晓得祂在说什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