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社論/專欄 > 牧者的話 | | | | | 宗教多元主義正在衝擊基督徒 | 2007年10月05日10時57分 上午 | 一位美國天主教神職人員最近受到該國的主教警告,提醒她要嚴謹遵循其神職守 則。事原該華盛頓州的女性神職人員不單於星期五晚上到回教清真寺朝拜,更提倡天主教與回教在宗教上直接交流。宗教信仰的融合似乎是現今世界潮流。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評論]丟人現眼 | 2007年09月28日03時36分 上午 | 不少學者與牧者論及當前全球福音派的嚴重危機不在於教會模式,也不是行之有效的佈道策略 ,更不是在媒體與市場內的曝光率與佔有率的提升幅度,乃是我們是否名副其實「活出福音」的基督徒?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評論] 再思婚前性行為 | 2007年09月22日03時31分 上午 | 有十六歲少男與十四歲少女有婚前性行為,疑把嬰孩作棄嬰處理,因而揭發事件。本港 青少年在性觀念方面愈來愈開放與早熟;曾有調查發現受訪大專生之中,51%受訪者接受自己有婚前性行為。當進一步詢問受訪者是否介意終身伴侶並非處男或處女,結果顯示,近 三成人介意另一半曾有婚前性行為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按牧的思考 | 2007年09月15日00時11分 上午 | 不少信徒因為教導的缺乏,對按牧存有誤解,以為按牧代表著傳道人的升職或某種方便工作的名銜; 於是按牧只代表名銜的加添,卻忽略了按牧本身有其神學與牧養的意義。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香港學校道德教育的歷史發展概況及評估(上) | 2007年09月06日23時34分 下午 | 我國是禮義之邦,中國傳統文化中涵蘊著不少倫理道德之核心 價值,雖然香港乃是一個包容多元價值觀的城市,但筆者相信新一代仍是接受以西方教育哲學為根本,中國人的德育傳統是否仍具適切性?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評論]基督徒與《政制發展綠皮書》 | 2007年09月06日23時29分 下午 | 《政制發展綠皮書》公布了一段日子,就本港雙普選羅列出不同方案,並展 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期望能匯集主流意見,成為日後立法會通過,並獲中央信任的可行方案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李錦綸:福音信仰、根植中國 | 2007年09月03日02時40分 上午 | 除了回應文化歷史的認同,我們也要正視中國文化內核心觀念與基督信仰的互通, 其中「道」就是這樣的一個題目,是中國形上學的重要議題。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輔助生育」的倫理思考 | 2007年09月03日01時36分 上午 | 本港近年來面對低生育率的問題,政府及民間均正視人口下降,可能對本港長遠發展 的負面影響。都市人因著沉重工作壓力,缺乏運動,再加上飲食失衡,導致夫婦較以往面對懷孕的障礙。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教會存在非為本身 | 2007年05月04日03時39分 上午 | 華人教會領袖一向重視「地方堂會」(local church),然而就整全教會觀,作神學反省的,近 年來是越來越少。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要對美國的行爲負責嗎? | 2007年04月19日04時29分 上午 | 在各地行走,常聽到有人問:美國不是基督教國家嗎?爲什麼美國還會出兵伊拉克 ?這一類問題暗含這樣的命題:基督教宣揚的是“愛”的信仰,而“愛”的本性與戰爭相衝突;美國是基督教國家,而美國卻在從事戰爭;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從禁止販賣黑奴的福音派政治家看基督徒從政 | 2007年04月14日02時33分 上午 | 華人基督徒普遍認為愛神愛鄰舍的信徒不應該、也不可能從政, 因為政壇太過黑暗,不適宜沾污自己。筆者現推薦一齣電影,希望信徒讀者有機會可以欣賞及從中得到屬靈亮光的鼓勵,為基督作世上的明燈。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上帝與中國現行的政治權力無關嗎? | 2007年04月05日03時59分 上午 | “中國現行的政治權力是世俗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該政權與上帝無關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僅僅表明凱撒的權限,而不能成爲無限上帝的限制。我們不能以“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為藉口,把上帝從世俗的事務中排除出去 。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復活之先,經歷困苦 | 2007年03月31日05時55分 上午 | 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大部分時間是沈默不語,可看為以無言面對苦難。四福音作者只找到七 句話,稱之為十架七言,也是教會於受難日聚會的信息中常用。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國傳統道德的當代價值 | 2007年03月21日03時57分 上午 | 然而當我上畢課堂並積極尋找資料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發現,我們的確遺忘了中國傳統文 化價值的重要性。其中最深刻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修身觀,當中強調「慎獨」這美德。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教學校,不要失腳! | 2007年03月08日10時51分 上午 | | 不論從教育或是醫療角度,均對「全人」有著相當的關注,所謂「全人教育」及「全人 醫治」,基本上就是要重新反思人的本質,並人與大自然及社會的關係,為「教育」及「健康」重新定位。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以公義思考財政預算案 | 2007年03月03日10時13分 上午 | | 一向以來,華人教會甚少以「公義」(或「正義」) 原則,思考社會課題,美國主流教會 牧者Dr. James A. Forbes,提出十項準則,當然你不一定同意每點,但至少可作為思考問題背後的框架。筆者節譯部分,並以此原則檢視財政預算案,以供參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主〉比〈王〉大一點 | 2007年03月01日11時01分 上午 | 〈主〉比〈王〉只多那麼一點,但其 實大多了。這兩字,對世界及歷史都極具重要。對一個得天下者,人都稱他為王(King),但只有令你心悅誠服者你才會稱他為主(Lord)。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宣講公義 | 2007年02月24日11時18分 上午 | 自由派的偏差是以「以愛行義」取代了教會一直持守的「因信稱義」;然而福音派對福音的理解不足, 造成了只講廉價恩典,卻不明白公義原是福音不可分割的部分。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