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教育 > 神學院校 | | | | | 播道神學院74周年院慶及感恩崇拜聚會 | 2006年10月16日10時48分 上午 | | 為慶祝播道神學院七十四週年院慶,該院特別於十月十六日在院舍舉行感恩崇拜,並邀請鍾國良長老證道。播道院一直以神的話訓練神的工人為使命,積極訓練有質素的工人,希望以穩定聖經的真理,牧養主的群羊,以及回應時代的挑戰。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美國基金會CISF到訪中國神學研究院 | 2006年09月26日10時18分 上午 | | 9月22日,中國神學研究院接待了從美國基金會Christian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Foundation(CISF)的成員之一Evan Hunter先生。中神表示,CISF致力幫助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東歐國家的基督徒領袖接受高質素的神學教育。在「中神」全時間修讀的學生當中。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神更多開學活動 帶領學生投入校園生活 | 2006年09月12日05時50分 上午 | | 導向營在長洲慈幼靜修院進行,全院老師及全時間新、舊學生共接近200人參加。今年導向營的主題為"Get Connected"-「聯在神中,繫於中神」,強調群體中的神學訓練及靈命培育。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家庭婦女神學」講座吸引近500來賓 | 2006年09月08日03時33分 上午 | | 講座吸引了近500位來賓,大部份是女士,其中也有數位男士參加。由於人數比預期多,學院特別開放兩個課室,透過視象廣播,讓所有參與者均舒暢地享受兩小時的講座。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國神學研究院舉辦迎新日 | 2006年09月05日09時05分 上午 | | 9月1日是所有學生開學的大日子,本港的神學院也一樣,紛紛舉辦一連串的迎新活動,希望讓新生盡快適應新生活。中國神學研究院於9月4日舉行了迎新日,今年共錄取新生111人,當中有五位來自內地的信徒領袖。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國神學研究院普通話夏令課程結束 | 2006年07月28日03時58分 上午 | | 中國神學研究院於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期間,一連五天舉辦了普通話夏令課程,目的為服侍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的信徒。三個科目包括由該院實踐科副教授莫陳詠恩博士講授「教會使命初探」,教務長雷建華博士主講「聖經史地」,及聖經科副教授吳慧儀博士講授「約翰福音的神學」。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即日起接受報名參選 | 2006年07月11日11時41分 上午 | 由信義宗神學院舉辦之第廿八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參選巳經展開。文藝獎包括文藝創作組及神學論著組,各組年獎得主可獲獎座及獎金港幣一萬元。凡出版未超過五年及字數不少過三萬之書籍,均可參選。文藝獎另設有福音單張組,該組年獎得主可獲獎座及獎金港幣二千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國神學研究院再次交待余杰事件 | 2006年07月08日07時12分 上午 | 事件中發出肇事電郵的中心代主任姚西伊博士亦終正面發出感想文章。他對整個事件表示遺憾,因自己一直對余杰訪美之事無意作出評論,而坊間卻把事件簡化為學院因余杰訪美而取消其訪中神資格,令事情鬧大。他又說余杰訪中神純粹是「時機」問題。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華神學院畢業生邁向人生新一頁 | 2006年06月27日05時00分 上午 | | 戴紹曾牧師首先分享了內地會在中華神學院成立的時候,就有同工參與該院的建立工作,兩個機構有著如同姊妹般的深厚關係。隨後戴牧師代表內地會贈送一本《紀念戴德生成立內地會140周年》的紀念冊予中華神學院。當天的講道中,他講解了保羅對信徒們最後的囑咐。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休閒的牧者」教牧同工研討會 | 2006年06月27日00時57分 上午 | | 「你走路是否很快?」「過馬路時有沒有衝紅燈?」「坐升降機有沒有按按鈕多過一次?」當陳贊一博士問在場的教牧同工時,大家不禁發出會心微笑,連連點頭。為什麼?因為大家的生活確實很忙。由信義宗神學院教牧同工進修小組舉行的「休閒的牧者」教牧同工研討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神29屆畢業禮順利舉行 | 2006年06月22日06時19分 上午 | | 中國神學研究院第29屆畢業禮6月10日已假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順利舉行,典禮由副院長余達心牧師主持,102名畢業生接受建道神學院傑出研究教授張慕皚博士訓勉。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邀請中國青年學者來港深造 | 2006年06月19日08時43分 上午 | 6月5至25日,十多名來自中國大學從事基督教研究的青年學者參加為期三周的「中國青年學者基督宗教研究博士後研修班」。中國神學院研究院大力支持此國内學者來港深造的事工,其在最新期刊中報告說:「深信與國內學者交流對中國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也清楚地看到神在其中的帶領。」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張子江牧師為神學教育「把脈」 | 2006年06月17日04時36分 上午 | | 6月份正是神學院畢業的「盛期」,。張子江牧師以「為神學教育把脈」為題,為剛「出爐」的神學生「診症」。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與山東神學院院長談中國神學教育的發展與需要 | 2006年06月11日11時37分 上午 | 在紐約「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舉辦期間本報記者採訪了山東神學院院長、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高峰牧師,進一步了解中國神學教育的現狀、發展機遇及其面臨的問題。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北美華人神學者回應中神事件:「神學無疆界,愛心無懼怕」 | 2006年05月19日00時46分 上午 | 美國西雅圖大學神學系副教授、歸正學院代院長陳佐人博士,就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取消余杰、李柏光訪港培訓一事發表公開信及神學導言「神學無疆界,愛心無懼怕」,敦促中神同工莫忘其為中國而辦的歷史角色,只服膺基督與其真道,盡快公開交待事件之原因及正面回應余杰弟兄的要求。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柏祺大學香港院校院長就職禮順利舉行 | 2006年05月02日07時02分 上午 | | 美國柏祺大香港院校院長倪貢明牧師的就職典禮週日下午2時半假旺角浸信會舉行。觀禮嘉賓眾多,坐滿了整個禮拜堂。倪牧師為能成為柏祺大學校長表示深感不配,認為一切是神的恩典;余達心博士則以腓立比書4章勉勵他學習保羅以軟弱誇口,以彰顯神的能力,事奉學院。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美國柏褀大學香港院校成立 為香港提供城巿宣教學培訓 | 2006年04月22日08時31分 上午 | 由在國際享譽盛名的城巿宣教學學者柏褀博士創辦的美國柏褀大學已在香港註冊,並委任倪貢明博士為香港院校之院長。柏祺大學因城巿宣教學課程著名,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亦是BGU學生,如阡陌浸信會主任林以諾牧師、MMO總幹事吉中鳴、城巿睦福團契總幹事鄺玉婷等。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香港,你有安息嗎﹖ | 2006年04月22日02時38分 上午 | 昨晚香港神學院舉辦了「香港,你有安息嗎—安息日神學的現代意義」2006公開講座。4位神學院老師:趙崇明博士、邵樟平、張祥志和張天和牧師以聖經和神學的角度,深入探討講聖經中「安息」的意義,並回應香港社會的紛繁生活。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張子江牧師將任基督工人神學院代院長 | 2006年03月21日10時27分 上午 | 今年4月1日開始,張子江牧師將擔任基督工人神學院的代院長。張牧師撰文《為神學教育診脈——代院長的話》說:「 在這個既彎曲悖謬但人心靈卻充滿飢渴的世代,神學教育可說是舉足輕重。 在這時代,教會需要更多有抱負、帶使命感、存僕人的心態、洋溢屬靈生命活力的時代工人」。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學術「領袖學」研究成果未必合符基督十字架道理﹖ | 2006年02月22日05時37分 上午 | 現時坊間學術界研究出不少「領袖學」學說,這些無信仰根底的知識深入了不少神學院及福音機構的研究裡。孫健軍牧師指出不少世俗的「領袖學」概念與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恰恰相反,呼籲神學生謙恭學習這些研究之餘,更要反覆思想十字架的真含義,學效引導世人的主耶穌的樣式。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