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 > 人權/宗教自由
庫恩《中國30年》採訪高官論及國家宗教態度變遷
2009年01月12日12時25分 上午 Posted.
 | » 庫恩在2005年出版的《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成為當年中國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國:人民網) | 【綜合報導】中國政府對於宗教的態度長期以來為海內外所關注。日前,在著名國際投資銀行家與公司戰略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即將出版的著作《中國30年》中,作者共採訪了包括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等100多位高官,其中亦包括中國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 據中國新華社所主管的《瞭望東方周刊》報導,庫恩與葉小文的長談發生在2008年年中,這次談話中,葉小文向庫恩詳細闡述了中國如何對待宗教的問題。其中他特別說到,一次他與當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討論的時候,江澤民說:「我們必須肯定宗教的積極作用。我們作為一個執政黨,也得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葉小文在談話中首先談到了美國前總統卡特對於與鄧小平見面時關於宗教話題討論的回憶。「美國前總統卡特和我見面時,他有段關於跟鄧小平見面的回憶。他說他問了鄧小平三個問題,鄧小平當天沒有回答,說我想一想,第二天我再告訴你答案。」 其中,第一個問題,中國能不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鄧小平說:「好的,當然。」第二個問題,中國可不可以印刷和發行《聖經》?鄧小平回答:「好的,沒問題。」第三個問題,中國是不是歡迎美國的傳教士去中國傳教?鄧小平堅定地回答:「不行。」
葉小文還以明確的口吻告訴庫恩,社會主義究竟怎麼對待宗教呢,這是一個難題。「現在我很高興地告訴你,這個難題已經破解了。」
接著,葉小文描述了在改革開放中,中國高層對此問題探尋得出的結論。他介紹說,2001年12月,當時擔任總書記的江澤民召開了一次高層次的、為期三天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來貫徹這個國家在新世紀的宗教政策。會上,江澤民在講話中強調說,共產黨提出「三個代表」,其中一個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既然如此,就不能無視佔全部人口10%或20%、或者也許更多人的這個群體,絕大多數信仰宗教的人,不管他們是佛教徒、天主教徒、新教徒、穆斯林還是道教徒,也都是忠誠的公民。
葉小文說這篇講話時江澤民自己「自己親自思考、親自動手的結果。」之前,也是國家宗教局局長的葉小文也被叫過去交流意見。
葉小文回憶說,當他來到江澤民辦公室時發現他仍舊在修改草稿,打算與一些專業人士親自討論後最終定稿。在討論的時候,江澤民說:「我們必須肯定宗教的積極作用。我們作為一個執政黨,也得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對此,葉小文評價說:「這真的是一次解放思想的過程。中國共產黨肯定宗教有積極作用,肯定我們可以通過工作去發揮它的積極作用。這個馬克思可沒講過啊。」
庫恩也問到葉小文宗教在中國的未來會怎樣。葉小文說:「在可預見的將來,從數量和規模來看,不會萎縮,而會擴大。從作用來看,恐怕要比現在更加深入地融進社會,發揮文化、道德功能。」
為什麼會更深入的發揮文化和道德功能?對此,葉小文解釋了說:「中國『宗教』這個詞的本義和西方不同。西方叫『religion』,確實有信仰和精神的意思。而中國的『宗教』裏,『宗』是祖宗的宗,『教』是教化的教,合起來就是以傳統的好的東西來教化。」
庫恩本人是國際投資銀行家和公司戰略家、作家、編輯、學者、科學家、慈善家和私人投資家。目前,他的正式身份是花旗集團全球投資銀行高級顧問,專責跨國公司策劃並執行在華戰略;他是全球體育、傳媒和娛樂公司國際管理集團(IMG)高級合夥人、庫恩基金會董事長;他還是克萊蒙大學研究生院理事,美國科學促進會科學自由和責任分會會員。現年65歲的庫恩出版的圖書超過25部,內容涉及科學、投資以及傳記等。
其中最讓人引起注意以及爭議的是他在2005年出版的《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是中國大陸出版的首部在世最高領導人的傳記。該書在中國發行110萬,成為當年中國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影響流佈海內外,聲勢甚廣,庫恩也成為一個有影響的中國觀察者。
但亦因為該傳記很少涉及負面內容,故庫恩被不少人士批評為「親共」。庫恩則表示自己是希望向世界介紹一個真實的中國與中國領袖,亦希望幫助西方消除對中國的不少誤解。
該書中文版全名為《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即將於近日在大陸出版,該書英文版則將隨後由約翰威立出版社於2009年2月在全球發行。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