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 > 社會
華人基督徒評論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
2009年10月09日10時24分 上午 Posted.
 | » 十月一日,天安門廣場慶祝國慶盛況。(圖:新華社) | 今年是中共立國60週年,同時是「改革開放」運動30週年,全世界的焦點都集中在中國身上。10月1日國慶日當天,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而熱鬧的慶祝活動,展現出國富民強、民生幸福的畫面,也表達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無疑「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在經濟、社會、民生、環保等各方面對全球都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那麼從基督教信仰的立場出發,基督徒又該如何看中國「改革開放」30年?為此,加拿大中國褔音會與温哥華短宣訓練中心特別在本月3日舉行了一場相關講座,邀請各方基督徒作深入分析和討論。 楊愛程博士:回顧「改革開放」三十年 首先發言的是《真理報》總編輯楊愛程博士,他與大家回顧及檢討了過去30年改革開放中的重大事件,包括打破「大鍋飯」、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圈出「特區」實驗田、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等。而從實際的數字來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新中國成立6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回顧系列報告」顯示,「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增加77位,位次躍升至世界第三位。」
楊博士指,如單從國民生產總值這一數據看,中國的確做到了「超英趕美」,並且坐三望二,超過日本、趕上美國似乎是可以期待的,對於全世界的中國人來說,確是令人振奮的事。然而,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日本的十倍多,因此要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算,才能看出真正的差距。
楊博士續指,有報告稱如今在中國0.04%的人佔有社會財富的70%,而這些「先富起來的人」當中絕大多數是中共高官的親屬。楊博士認為,中國實質上是完完全全回到了「舊社會」--財產私有、資本主義、官場惡俗、貪官腐敗、貧富不均等都回來了。
他解釋說,當年中共發動的共產主義革命是從「打土豪,分土地」開始,目的是剝奪一些「先富起來的人」的財富;與此同時中共抓住了政治腐敗、貪瀆盛行、貧富懸殊、民生凋敝等社會弊端,才調動強大的革命軍趕走國民黨;然而,60年後今日的中國,卻回到了當年發動革命前的模樣,因此,他勸喻華人在為新中國歡呼吶喊之時,深切反省中國社會的實況。
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脫離歷史「怪圈」
楊博士說,數千年來中國歷史皇朝更迭,興衰輪替,每次新朝代的建立,人們都希望能從此進入萬年盛世。然而,新皇朝總又落入這個歷史的「怪圈」,重複著過往的錯誤,一直在原地轉圈。現在,中國似乎進入了相對的安定和繁榮的社會,處於所謂的「盛世」,不過他認為,如果人民不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特別是那些位高權重者,恐怕歷史會再無可避免地落入這個「怪圈」中。
最後,他總結說,人類的歷史常常是血腥的,而且常常沒有公義可言。60年前的革命消滅了一代「先富起來的人」,30年來的「改革開放」又成就了另一代「先富起來的人」。基督徒常說盼望著永恆的國度,這世界非我家;然而,我們仍然渴望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楊博士盼望在今後的日子裡,中國不單單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取得進步,也在社會公義和公平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正如以賽亞書5章說的「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守公平,行公義;因我的救恩臨近,我的公義將要顯現。」
相關新聞 建國六十年之際 學者反思中國宗教自由發展 美著名社會學博士談中國宗教政策之變遷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