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 > 宗教
京舉行宗教研討會 邢福增論政教關係的糾結
2012年07月24日12時30分 上午 Posted.
2012年「宗教與法治學術研討會」於7月14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外共20多位宗教界、法律界的專家學者參與,其中19位中方代表,5位國際代表,圍繞宗教與法治、宗教立法、宗教事務管理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中方代表中,涵蓋了法學、宗教學專家與宗教界人士三部分。法學及宗教學專家包括北京大學憲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張千帆教授、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魏宏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王四新教授、北京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澎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系刑福增教授等。宗教界代表有南京金陵神學院副院長王艾明教授、天主教北京上智研究所所長趙建敏神父、原中國佛教協會綜合研究部主任徐玉成。
由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張千帆教授代表中方致致開幕詞。他指,探討宗教與法治不僅僅只是關系到宗教,更是關於到宗教道德,因此其尤為重要。因為近幾十年來中國社會出現的很多大挑戰是與宗教缺失帶來的道德淪喪有關。他表示,對於宗教法治的探討不僅對於宗教的正面發展與繁榮有益,對於社會的健康發展長遠看也很有裨益。 研討會分四個話題先後進行討論。上午有兩組討論,第一組「宗教立法的原則與宗旨」中,大家就邢福增教授的「從政教關係的糾結中看中國宗教立法的原則」的主題發言中進行點評與發言。第二組則討論「世界各國宗教立法比較」,共有四小組主題發言,四位外方代表分別就越南宗教組織登記的最新法治情況、以及全球宗教立法的經驗與基本特征、宗教組織登記前中後的管理、宗教法的執行等進行了介紹。下午第一場以劉澎教授「試論宗教立法的核心問題——宗教信仰自由與政教分離」的主題發言交流討論,第二場以一位宗教界人士中國佛教協會綜合研究部主任徐玉成教授「宗教事務管理之我見」的主題發言進行交流討論。 會議達成共識,表示目前中國亟需嘗試以法治的方式來管理宗教,這不僅有益於憲法中宗教信仰自由的落實,也可以實踐政教分離,對宗教自身以及社會發展都會發揮積極正面的作用。
此外,本次會議上還舉行了《西方法律與宗教學術論叢》新書發布儀式。劉澎教授表示,如何進行宗教法治需要更多的學習和研究,而目前我國有關宗教與法治的書籍非常少,因此希望透過此套叢書的出版來幫助國內更了解這個話題,並思考如何結合中國本土情況進行實踐。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