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書刊
羅乃萱分享「平凡人的閱讀與寫作」
2012年03月12日12時34分 上午 Posted.
 | » 基督徒作家羅乃萱。(圖:基督日報) | 信義宗神學院主辦、第三十三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頒獎禮中,主辦單位特意邀請到本年度評審委員會主席羅乃萱以「平凡人的閱讀與寫作」為題,與會眾分享她在閱讀與寫作上的心得,勉勵各個有志寫作的人不要放棄。 羅乃萱從小就喜歡閱讀,加上家人對她的栽培,在她的成長路上書本經已成為她的唯一「玩具」。閱讀無數的她推薦《如何看一本書》,她說:「若果你熱愛閱讀的話,這本書你一定有留意過。」 如何看一本書 她引用該書認為閱讀可分為四個層次。首先是書中的觀點:如作者對於一個議題的主場和看法等。第二是要明白書本所表達的內容。「知道作者的意思後,作為讀者的你又是否同意呢?」這是第三方面要思考的問題。 「最後這本書與你的生命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亦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她強調她教學生時時常都會提到這一點,「若果你能看出這書與你生命的關係,而這書又影響了你對人生的一些看法的話,那麼這本書就是真正屬於你的了!」 用心去活 羅乃萱再為大家分享另一本好書:庫伯勒.羅斯(Kubler-Ross, E)所著的《用心去活》,她表示這是一本影響了她十多年的好書。書中述說人在瀕臨死亡時會學會一些對生命很重要的功課,其中一個故事講到一位西雅圖的警察在執勤的時候遇上一對遭遇車禍的母女,在這警察到場時年輕的女子已經快要斷氣了,沒有被搶救的可能,這警察當時立即把這年輕女子抱進他的懷抱。那女子的母親面對自己女兒的離逝時傷心欲絕,任憑周邊的人如何安撫亦無效,最後,母親聽到警察一句話:「你女兒離逝的時候,她是在我的懷抱中的。」母親立時得到安慰。 羅乃萱說:「你有否想過你雖然是一個陌生人,但是當在看來不需要或者不可能的情境下伸出援手原來是給對方的一個極大的安慰呢?」這書改變了她,讓她每在在面對有可能被拒絕的環境下,仍然願意冒險去回應別人的需要。
寫作十「多」 談到寫作,她認為寫作不但是一種生命的流露,亦是人與上帝溝通的其中一種途徑。被問到她的寫作心得,她分享到十個「多」:
1. 多觀察 2. 多閱讀 3. 多書寫 4. 多抄錄 5. 多遊歷 6. 多冒險 7. 多熱愛 8. 多關懷 9. 多拆毀(舊看法) 10. 多聆聽 總結時,羅乃萱指出寫作無分高低,她相信每個人的生命裏都有寫作的可能,藉此機會鼓勵每個人不要憐惜自己的創作才能。
她又分享到約翰福音15章5節「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勉勵人們在創作之餘要與主連結,因為我們一切的能力也是源於神。 羅乃萱簡介
羅乃萱為家庭基建發展總監,是資深青少年工作及親子教育工作者,並於2005年獲頒授香港特區榮譽勳章。曾出版的著作包括《捨不得你長大》(入選2005年香港書展名家推介40本好書之一)、《甜酸人生》(入選2006年香港書展名家推介40本好書之一)、《生活是一連串的感覺》等。
羅乃萱近年專注探討婚姻關係、親子溝通與管教、家庭德育、創意寫作、城市人的壓力、女性成長等課題,常常出席相關的講座。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