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論/專欄 > 時事天下
成功,不會讓歧視自動消失
2012年03月02日06時21分 上午 Posted.
作爲美國的少數族裔,我們總有這樣良好願望,只要我們認同美國主流價值,融入主流社會,種族歧視就會自動消失。但事實上,我們的這種願望只是空想,要消除種族歧視,還得靠我們自己起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最近發生在亞裔球星林書豪身上的事尤其能說明這一切,林書豪旋風持續發酵,哈佛學歷、屢創佳績,加上亞裔血統,讓他迅速成爲媒體新寵兒,但同時也有不少媒體直接拿林書豪種族做文章,黑人拳王梅偉瑟(Floyd Mayweather)在推文表示,因林書豪亞裔的身分,才讓媒體大肆炒作他的故事。福斯廣播公司體育臺專欄作家惠特洛克(Jason Whitlock)也在推特推文用帶侮辱性的言語來形容亞裔印象. 這些帶有種族色彩的歧視性言語中,有些甚至是極其惡毒,毫無可恕之處。如果有人拿這種語言形容非洲裔美國人,恐怕主持人,記者得丟工作,媒體得道歉,原因不是非洲裔美國人更高貴,而是非洲裔美國人對任何歧視他們的言行都會群起而攻之,讓歧視之不公平事,難於在美國社會立足。 因此少數族裔的成功,非但不會讓種族歧視自動消失,相反,巨大的成功反而讓令人厭惡的種族歧視如沉渣泛起,不得不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的存在。
華人社區這幾年迅速增長,政治力量,經濟力量不斷增長,華人參政的深度廣度也有前所未有的成長,加州有些選區,華人的選民已經超過一半,這表明華人已經在美國政壇上開始紮根。但是,隨著華人的成功,種族的偏見反而更爲頑強地開始抵抗,有些例子比之前的更爲觸目驚心。
例如亞裔美軍士兵受到欺侮造成致命的悲劇,又例如,加州聯邦參議員候選人Pete Hoekstra於2月5日在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超級碗比賽時播出的損害亞裔形象及具有反華性質的競選廣告,在這個廣告片中,在中國樂器配樂的背景音樂中,一個亞洲女人在稻田的土路上騎著自行車,用蹩腳的英語說,拿走你們的工作。
面對亞裔社區的不公,不少亞裔非營利組織也開始行動,如80/20促進會正發動簽名行動,呼籲總統奧巴馬必須關注對亞裔美軍士兵受到欺侮造成致命一案的公平審判。
平等公義是美國社會的根基,也是我們少數族裔在美國生活的保障,而這個保障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我們盡我們的能力去保護,這樣我們既是保護了我們的權益,也是保障了我們的子孫可以享受我們爲他們所創下的產業。 ****** 作者:朱易,《國際日報》總編輯,曾任教於中國中南大學;著有《活出不平凡——現代西方十大品格典範》(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國長春藤大學校長演講集》(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教會發展大趨勢》,《重回安提阿教會》,《從爲奴之家到應許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