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論/專欄 > 牧者的話
滿足的喜樂
2013年05月10日06時11分 上午 Posted.
作者:慎勇牧師 經文:「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 ,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 ,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11) 在外奔波了一段時間,前後去了幾個地方,也接觸到不少主內的弟兄姊妹。在他們當中,聽到有许多美好的見證和經歷,也看到有许多的年輕人願意回應耶穌的呼召,走出來事奉主,這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每次去到他們當中,雖說是有些舟車勞頓,但看到弟兄姊妹們在屬靈上的追求、成長和成熟,以及生命的改變,內心便湧流出一種滿足的喜樂,是這世界的名利、地位、財富和娛樂所無法帶來的。感謝主!相信,一個喜樂滿足的人生,是许多人所期盼的。然而,環顧四週的社會,卻是滿了仇恨、懷疑、嫉妒、紛爭、擾亂……,究竟又有多少真正擁有喜樂滿足的人呢?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自己喜樂的滿足。可是,人的「喜樂」為什麼卻往往不能得到滿足呢? 約翰福音十五章 1-11 節,是著名的「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講到耶穌與門徒之間應有的關係。在 11 節,耶穌向眾人發出一個應许說:「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很明顯,耶穌指出門徒的一生可以擁有一個滿足的喜樂。然而,要擁有這樣的喜樂,首先要有耶穌的喜樂「存在」(住在)心裡,使門徒享有耶穌的喜樂,以至祂的喜樂「成為」了門徒的喜樂。這樣的喜樂,才能夠使人滿足,並且是滿溢的。因此,當門徒對「耶穌的喜樂」知道得越深,領受得越多,就越能夠看出人世間所有其他的喜樂,只不過像是曇花一現,或者像是海市蜃樓而已。那麼,什麼是「耶穌的喜樂」呢?需要注意,當耶穌說到「我的喜樂」的時候,是正面臨著難以想像的十字架的痛苦和羞辱的時刻。從人的角度來看,當一個人面對苦難、羞辱和傷害的時候,何喜何樂呢?然而,耶穌卻說祂內心大有喜樂。那麼,喜從何來呢?聖經在另一處地方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注釋,原來:「衪因那摆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十二 2)。那種摆在耶穌前面的喜樂,就是指祂即將成就 神的旨意,完成救贖之工而產生的喜樂;是指祂看到「將有千千萬萬的人因祂得救」而產生的喜樂。儘管為這種喜樂,耶穌附上祂極重的代價。這就是耶穌,一位真正的得勝者的喜樂——因為看到末後的祝福與榮耀的「盼望」而產生的喜樂。同 樣,這種「盼望」就是使門徒可以在任何的環境和遭遇中,都能夠擁有喜樂的秘訣-因信靠耶穌而得到末後永恆的祝福與榮耀的冠冕。
另外,耶穌在第 9-10 節告訴門徒「喜樂」的根源是什麼,就是「愛」。「愛」可以分為兩類:「世人的愛」與「 神的愛」。「世人的愛」是怎樣的愛呢?比方說,當上司提升你薪資福利的時候,你認為對方是可愛的;但是,當上司要降低你薪資福利的時候,怨氣就來了,你還會覺得對方可愛嗎?可見,人的「愛」是因果關係的、是利益關係的、是有條件的,是針對那些「可愛的人」。那麼,「神的愛」是怎樣的愛呢?在耶穌的身上,我們看到那是一種捨己(捨命)的愛(約 15:13)、是無條件的愛(約 3:16)、是赦免的愛(路 23:34)。而且,「神的愛」是針對那些「不可愛的人」,就是像我和你這樣的人。這種「 神的愛」,能夠使我們在人生的逆境中、痛苦中依然存有喜樂,並且能夠使我們的喜樂滿足。是啊,耶穌愛我們,到一個地步,以至祂甘願忍受屈辱和十字架的酷刑,甘願擔當世人的罪和刑罰,甘願接納一切真心悔改的罪人,並賜下永生的福樂給他們。因此,唯有住在耶穌的愛裡,我們才能夠愛主更深;唯有住在耶穌的愛裡,我們才能夠活出耶穌的愛;唯有住在耶穌的愛裡,我們才能夠彼此相愛。如此,我們的喜樂才能夠真正的滿足。
弟兄姊妹們,為什麼世人的「喜樂」往往不能得到滿足呢?因為沒有永恆的「盼望」和耶穌的「愛」內住。耶穌說:「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是的,當我們身陷在艱難、困苦或軟弱中,倘若我們依然憑信而持守對未來和永恆的「盼望」,喜樂便存留在我們的心裏;倘若我們住在耶穌的「愛」裏,並且能夠活出彼此相愛的生命時,喜樂便存留在我們的心中。當「盼望」與「愛」常存在我們心裏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必然能夠擁有一個喜樂滿足的人生。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