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論/專欄 > 編者的話
京奧與教會盛會
2008年05月16日04時59分 上午 Posted.
隨著08北京奧運會進入倒數一百天,香港教會也用不同方式響應。
奧運是全球體育盛事。運動比賽本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但聯合不同國家民族一同參與時就更富意義。在運動場上民族主義都後退,讓路予公認的運動規則,如公平,平等,互相 尊重,互相合作,個人則要誠實,節制,順服裁判等。可以說奧運精神其實就是理想的全球一體的精神,不單透過賽事聚在一起,亦透過上述人類共同核心價值團結一心。但吊詭 的是,奧運過後,不單運動熱潮迅速消退,附隨的奧運精神價值都會隨著政治經濟因素消失無踪。 近年教會盛行大型盛會,將禱告及福傳等屬靈生活全港化,以去年香港葛福臨佈道大會為例,全港所有宗派教會將藩籬及歷史包袱都在共同目標前一一卸下。齊心響應,耗費2400 多萬,熱心信徒積極帶領親朋好友,結果是34萬人次參加,3萬多人決志。今天事隔半年,教內似乎已找不到福傳風暴後一絲的痕跡。作為主耶穌用寶血買贖的教會,教會的盛會與 世界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的合一和熱心能比世界更真心流露,香氣更持久嗎? 弗4:2-3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今天華人教會仍未能看到合一的見證。所謂「合一」往往指的是基於宗派,神學等立場造成的「小圈子合一」,或數宗派(如三宗)在某些議題立場上「選擇性合一」。更吊詭的是 單談「合一」便足令基督徒反目成仇,水火不容。引剛回天家的基督徒作家柏楊的名言:一個中國人像一條龍,三個中國人反變成一條蟲。華人教會是否亦似如是?教會若能放下 教權主義,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教會的盛會才能真正同心合意,世人將明白只有在基督的愛裡才可找到真正的合一精神。
啟3:16,17 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大型聚會容易燃點信徒的火熱,但三數天隨著廣告及宣傳招牌的卸下,禱告及傳福音的熱情多迅速冷卻。全球禱告日數年間,多少信徒仍隨時隨地多方禱告?葛佈後多少教會因此 大受激勵廣傳福音,得救人數天天加增?今天教會不應將熱心信徒寥寥數人視為正常現象,受社會個人主義嚇怕而不敢對會眾嚴格加勸戒,未能將信徒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 面前,否則將成半熱之水、失味的鹽,不單被吐出去,更將被社會摒棄。
亞4:6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為了北京奧運,中國斥資人民幣1100億,全民投入;同樣教會大型盛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資金實無可厚非。但今天教會必須醒察有否將基礎建立在人本主義思維上,以人的才能 及資金判斷事工的可能性。歷史上不少偉大聖徒在嚴重缺乏下學會完全的信靠,終至結出偉大的果子的例子多不勝數,打開宣教大道的保羅、空手建立千人孤兒院的喬治•慕勒,還 有單憑單純愛主的心踏上宣教旅程的傳道人難以勝數。事奉者所能依靠的不是事工的資金與規模,而是對聖靈的絕對信靠及真信心。
借柏楊的名句來形容,中國傳統文化為「醬缸文化」,「髒、亂、吵」、「窩裏鬥」、「不能團結」、「死不認錯」千百年的社會文化陋習。今天香港的華人教會是否不願跳出從 肉體祖先繼承下來的劣根性,還是願意作為耶穌基督十架寶血賣贖的教會,領受從父神而來的異象,靠著聖靈的火,將一切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 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等等的惡行釘在十字架上,成為新人呢?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