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論/專欄 > 時事天下
「虎媽」在美國父母中屬少數
2011年03月28日11時54分 上午 Posted.
 | »耶魯大學法學華裔教授蔡美兒的《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一書登上《時代》週刊頭版,將這場東西方育兒方式大 比拼的爭論拉到了一個高潮。 | 一般的美國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成功並沒有固定的期許,他們只會從小教育孩子有明確的是非觀,學到該學的技能,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態度。如果孩子能做 到這幾點,不管將來從事什麼職業,發展如何,他們都認為孩子是成功的。如果孩子有倖福的家庭,經濟上獨立,對社會有貢獻,這樣的人生就是一種成功的人生。這種教育孩子 的方式在美國人中比較普遍。「虎媽」在美國父母中是屬少數。
大部分美國父母有時也責備孩子,但他們與「虎媽」不一樣,他們會更多使用鼓勵的語言。批評孩子時,他們會針對 孩子的決定或行為,而不會使用「你真笨」一類的語言貶低孩 子的人格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愛他們,這樣他們就會更積極地聽從父母的建議。 大部分美國父母認為,父母為孩子作出犧牲必然是為孩子好,但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時,父母應通過說理的方式讓他們去學,但有時也需來點「強制措施」。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比 較重要的,但只要孩子盡了力,即使成績不理想,也沒有理由責怪孩子。應讓孩子多參加課外班,多學一些 技能,這對孩子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很重要。應鼓勵孩子多冒險,嘗試 新的事物,孩子通過看到自己的成功和進步,自信心就會慢慢建立起來。 在美國價值觀中,評判一個人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做一個好人,品格是否完美,是否具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因此,大部分美國父母主張鼓勵孩子多參加活動,積累經 驗。他們不可能會像《虎媽戰歌》中的那個媽媽,用「垃圾」等殘酷的語言訓孩子,他們會給他們講道理,他們明白了道理, 自然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
當然,有時這種教育方法顯得過於放任自流,這是虎媽所不能忍受的。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