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會 > 教會發展
浸大商管學院探討性調查 將管理學融入教會運作
2012年07月17日02時44分 上午 Posted.
 | »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發展研究所上周六發佈一份「探索香港基督教教牧同工身心靈健康及工作狀況」調查結果。(圖:基督日報/ 陳麗斯) |  | » 不少教牧同工關注調查報告,積極發表意見。(圖:基督日報/ 陳麗斯) |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發展研究所上周六發佈一份「探索香港基督教教牧同工身心靈健康及工作狀況」調查結果,訪問本港教會的牧師及傳道人有關健康、心理、靈性、工作狀況等情況。 發表報告的浸大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發展研究所所長陸何慧薇博士表示,據她所知香港未有過同類的調查,此次是大膽的嘗試。她指出浸大成立之初由熱心信徒建校;八、九十年代由政府資助後,有心人支持建立了教堂及教牧室,繼續基督教宗旨的服務。2010年開始舉行以教會為對象的工作坊,如釋放教會潛能,又幫助機構開拓籌款的路向等。 他們兩年前開始著意將香港基督教界別作特別研究的項目:「教會也是機構,亦應予以關注。」她提出將管理學的理論及商業機構運作融入教會或機構運作的探討上,可互相參考,務求進步,因此問卷的題目裡亦加入了管理學的理念,以此角度來探討教牧同工的工作。 她表示「人」是教會機構最重要的資源,因此今年進行有關教牧同工身心靈健康的研究,「人狀態的好瓌直接影響工作表現和效率。而現今社會不再單重視身體的健康,更講求『身心靈』健康——這對教牧而言亦非常重要。」
不過有教牧對問卷的指標是否足以了解教牧的身心靈情況提出質疑,例如問卷只以每周運動時數、失眠頻率及「起床時是否感到精力充沛」三個指標探測身體狀況,社交狀況更只有「參與朋友活動次數」及「每周平均與家人一同進餐天數」兩個指標衡量。而對於「工作狀況」分別以個人能力、機構支持、工作投入感及工作量等25個問題作為測量指標,明顯更為詳盡。
對此問題,助理所長江劉芸莉承認此調查由是投石問路的性質,研究員亦考慮到問卷太長或影響回卷率,因此問卷設計有很多不足,需要大家更多回應作日後調查之用;陸何慧薇博士亦強調此是一次探討性的研究,期望為日後展開更詳細的研調引路。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