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會 > 佈道牧養
蘇穎智牧師:建立生活方式的宣教人生
全民皆兵 宣教是給所有門徒的使命
2009年11月26日10時38分 上午 Posted.
蘇穎智牧師擔任加拿大多倫多華基聯會今年度粵語差傳之夜的講員,他當晚再次分享了香港播道會恩福堂的發展見證——從1986年時的一百多人,發展至現在一萬人,而且每年都回中國做培訓的工作;講出宣教是所有門徒的使命,教會應該是全民皆兵,幫助信徒建立生活方式的宣教人生。 建立自己 全民皆兵 「為何一些教會增長那麼快,有些較慢?如何才吸引人到教會,到了後捨不得離開,並且繼續帶人去,建立他們成為門徒?」蘇牧師說,《聖經》的秘訣是:全民皆兵,建立生活方式的宣教人生。 宣教第一是建立自己、是個人的成長,他表示,如果一個人只活在自己的安樂窩,不願意離開,他就永遠不會長大;若我們按著神的心意,勇敢踏出安樂窩,神就給我們各種成長的經歷。
恩福的神話
他又說,四年前教牧同工一致定下教會的方向:每一個小組都不是終點站,而是中轉站;每一個團契不是終點站,而是中轉站。因為小組要增長,成立一至兩年後,從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同樣一個團契要變兩個團契、兩個變四個,如此類推。教會也是如此,不要永遠停留在那裡,要植堂增長,神要求我們出去,到荒蕪無人居住的城鎮廣傳福音。
今年夏天,恩福堂20多位教牧同工帶領200多人到世界各地做宣教的工作。有到地震重建區舉辦少年夏令會、舉辦恩愛夫妻營、探望受地震破壞的教會;又有教會牧師災後總動員探望災民,聯同海外教會送上僅有資源,災民深受感動,在三個月內從本來100人的會眾激增七倍。
宣教是一個生活方式
蘇牧師說,宣教不是一年一次的節目、不是一生中要做一次的事、也不是某些人特別的任命。宣教是所有門徒、所有經歷過耶穌基督救贖恩典的人要做的事。就如馬太福音28章19-20節裡說的:「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這段經文唯一的動詞是“Mathēteusate”,就是「使人作門徒」,而且是繼續不斷式命令,意思是「你們(所有門徒)都要繼續不斷地使人作門徒。」因此,宣教是門徒的生活方式。他又表示,建立信徒後要他們不離開教會生活,因此教會必須有全面的教導,跟進所有初信及慕道者。短宣隊要配合當地教會工作,是夥伴關係、協助有培訓及門徒訓練,建立查經組長,福音才有果效。那個地方門徒被建立,那裡就有教會。宣教的目標就是建立門徒及教會。
福音福利雙管齊下
最後,蘇牧師提到福利與福音必須雙管齊下,教會必須參與關懷社會的工作。宣教不在乎地方、不在乎名份,宣教是一個生活方式,「你是否願意有被差遣的心?有禱告的心?有奉獻的心?末世跡象越來越多顯露出來,天災如四川地震、風災襲台,H1N1流感,還有多少機會等著我們?末世來臨前主最關注的是甚麼?」他總結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4:14)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