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 > 真理蔡園
何處才是青草地?
不安全的根基
2010年12月15日03時01分 上午 Posted.
 | » 把安全感建立在不安全的東西上,怎麼可能得安歇呢? |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第2 節) 今天的科技一直嘗試提升人的休息素質:保護腰背的辦公椅,保護脖子的枕頭,舒適的床,幫助我們鬆懈的按摩器……可是人卻沒有安歇。就以理當是睡眠最好之年齡階段的孩子為例,中國現今約有三份之二的小學生和四份之三的初中生睡眠嚴重不足!少年兒童的睡眠不足、質量不高、習慣不良的問題非常突出。66.6% 的小學生、77.1% 的中學生睡眠時間不達標(小學生不足10 小時,中學生不足9 小時)。看來,人的安歇與住房,以及助鬆懈科技並沒有太大關係。有人生活簡單,可是卻常享安歇,也有人擁有最好的居家條件卻無從享受。 人所需要的安歇是內在的,在乎於我們的生命有沒有安全感,而我們的安全感則建基於我們認為可以給自己帶來安全感的事物上。很多人將安全感建立在錢財、文憑、權位、愛情、健康等根基上,結果卻擔心落在別人後面,擔心因為經濟或學識不足而被社會淘汰,擔心自己患上絕症,擔心失去愛人… …搞得自己精神緊張。問題很簡單,不安全的東西當然不足以給我們安全。 詩篇廿三篇的作者——大衛聲稱自己的生命處於安歇的狀態中。大衛是一個國王,身為一國領袖,我們常常想到他那舒適奢華的生活,其實他的壓力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體會的。他必須確保國家的安危,他必須處理繁忙的國事,他必須有效地領導國民,他必須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必鬚麵對反對者的異議和不滿……你以為那些作總統的人每天在享樂嗎?不!有人說,“白宮”的意思就是進去以後頭髮就會變白的意思。但是大衛卻在耶和華里面找到了安歇,因為那是創造和掌管他生命的神,是絕對安全的保障。
原來,只要人找到了人生的真正保障,環境在怎麼艱難也不能剝奪他的平安。有一個美國的輔導員發現在他的輔導對像中,白人和黑人面對死亡的態度有明顯的分別。白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往往越來越感到恐懼,他們埋怨自己的生活、家庭和健康,脾氣開始暴躁。而黑人卻不一樣,他們在臨死前仍然能夠保持幽默感和一種勝利的精神,就算他們多數人有著明顯的理由導致苦悶和絕望,因為大部分黑人住在南部,是奴隸制度後的一代,一輩子忍受經濟壓迫和種族歧視等不公平的日子。他們是最有理由埋怨的人,可是他們沒有。是什麼東西產生面對死亡的不同態度呢?這個資深的輔導員作出的結論是“盼望”。這個盼望源自於他們對天堂的信仰,黑人的歌唱著:“這世界非我家,我無一定住處……”這些歌曲寫成於歷史的悲劇時期,當時世界每一件事物都看似淒涼,但是,黑人的教堂卻充滿著一股生氣,叫人盼望一個超越世界的家鄉。這種盼望,就是他們人生的安全感,一種沒有人能夠奪去,連死亡也不能奪去的安全感。 |
版權聲明: 「真理蔡園」漫畫版權屬Andrew Chai,網站http://www.aastation.net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