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 > 生命圓舞曲
【生命圓舞曲】百年樹人
2012年11月26日02時43分 上午 Posted.
週末由香港兒童交響樂團舉辦的《冬季音樂會之二》讓我深受感動,縱使當夜我略帶感冒(看來誇張也得穿上厚厚大褸),於晚上十一多時還獨個兒等二十分鐘才等到召來的的士,絕對值回票價。不論是上半場的《葉氏小提琴新秀》,還是下半場的交響樂,每一位小朋友都傾力演出,充分表演其音樂才華,流露對音樂的熱忱。
令我久久未能忘懷的是其中一位新秀舒宇佳,才只有6歲的她已能把樂譜背得熟練,精湛的演奏令人目不暇給。看著宇佳可愛的臉龐,兩條小辮子,真的使我想起我小時候的模樣:才上幼稚園的我,某次被老師選中當指揮,在台上引領一群小朋友唱歌,中途忘掉了樂曲,我抓著頭兒不知如何是好。這張「抓著頭兒」的相片到今天我仍珍而重之。這種情景一定不會在專業的指揮梁卓偉教授身上出現;這種情景一定會把「葉伯伯」葉惠康博士氣掉了。 另一讓人感動的是黃梓韜的大提琴獨奏。有人說大提琴演奏可讓人動容落淚,梓韜的大提琴真的差點兒讓我落淚了。演奏完畢,梓韜跟指揮梁卓偉教授來個擁抱,我深深感受到他倆亦師亦友的感情;也讓我想起我在英國博士口試成功後跟老師擁抱的情景。這段刻骨銘心的音樂、這份師友的親密,輕描淡寫地流露出「薪火相傳」的精神。擁抱的背後,我看到了梓韜在音樂滔浪中的艱苦翻騰,也看到了教授真的作好了「卓偉哥哥」教導及傳授的角色。多元音樂文化能啟迪孩童的生命,無論作音樂家是「意外」,還是作專業人士是「意外」,音樂確實陶造生命。 這場刻骨銘心的音樂會讓聽眾上了寶貴的一課:音樂實為素質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音樂確實為生命帶來奇跡般的變化。望著台上每為團員的演奏,包括伴奏的鋼琴老師,自愧琴藝技不如人,但是每一天的練琴都讓我生命起變化。我看到音樂是一種氣質、一種内涵、一種謙遜。我甚或感到人生態度在變化、風貌臉容在變化。
「卓偉哥哥」、「Mimi姐姐」是「葉伯伯」傳薪的人;台上的每為孩童將會是哥哥、姐姐傳薪的人。盼望香港兒童交響樂團一棒比一棒更「棒」,一代比一代更「強」;傳得漂亮,傳得光芒四射, pass it on [[按此收聽]] 。
*********
作者為張美玲博士,現於香港大學任教,為銅鑼灣浸信會會友、現任理事、詩班員。讀者可電郵至 lisa@hku.hk 與作者分享。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