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事工 > 組織團體
2022亞洲論壇:亞洲文化集體主義福音重人倫關係
2022年11月11日06時57分 上午 Posted.
 | » 2022亞洲論壇。(圖:官方網站) | 2022亞洲論壇於10月17至21日在泰國曼谷舉行,來自40多個國家基督徒參加,今年主題為「重新思考教會與使命:上帝今天的議程」,講員提出福音需適應亞洲文化,奉行集體主義,福音切入點需考慮和諧的人倫關係。 亞洲教會崛起 韓國差派25,000宣教士 是次論壇由亞洲洛桑、亞洲神學協會、亞洲福音聯盟聯合辦,超過30位講員藉著約翰福音15章9至17節舉行5場聖經說明會、7場全體會議討論關鍵問題、15場研討會,每天設崇拜和祈禱;另外在七個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同時舉辦關於亞洲教會與世界教會夥伴關係的會議。 在開幕禮上,大會主席、洛桑運動東亞區主任羅大衛牧師分享舉辦論壇三個理由:
1.在教會歷史上慶祝和紀念上帝在亞洲的工作;
2.亞洲教會的崛起,全球基督教從西方轉向其他國家,上帝的工作分散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東,教會以不同類型模式和語境化顯現出來,我們需有不同的思維方式、神學和實踐方式,適應全球基督教的趨勢;
3.亞洲快速發展,教會也走上宣教的道路,韓國教會已差派25,000名宣教士,隨後其他國家也開始接觸未得之民。
亞洲文化集體主義 福音需考慮和諧人倫關係
湄公河福音派會長賽亞薩克(Chansamone Saiyasak)以「福音深入亞洲文化中心」為題,對比現時兩種福音傳播方式「命題」和「社會服務」,並提出了新的方式「見證」,即呈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同時生活在文化中。
口頭宣講福音,需要考慮三件事:1. 福音如何被包裝和傳遞;2. 亞洲人如何接受福音;3. 在生活環境活出福音。這種口頭宣講福音與西方文化思維和認知方式不同。
他解釋,大多數亞洲人根據他們的情感體驗而不是邏輯來信奉他們的宗教。其次根據亞洲認識論,真理的可信度是基於行動和經驗,而不是言語。
東亞大部分人受到佛教的影響,佛教認為語言完全無法描述現實,應該摒棄邏輯,語言和邏輯推理分割了現實的整體性,因此「宣教使者應該將福音包裝成更多的敘事形式、傳統形式,讓亞洲人有效地體驗福音作為一種有意義的依歸。」
賽亞薩克提出亞洲三大核心價值觀:和諧、關係或互惠關係、循環。 亞洲是一種集體主義的文化,因此福音需放在一個跟隨群體或集體主義決策的框架內,而不是個人主義的決策,這意味著整體家庭應該集體見證,並說服他們跟隨基督。此外,信仰轉變後的成長也應該集體經歷。
2023亞洲論壇將於7月25至29日在泰國芭堤雅舉行,大會目標是呼召2,000多位年齡由18至30歲的青年向全球宣教。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