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verticalverticalvertical
line
icon手機版rss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索取Banne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首頁 > 事工 > 中國事工
循理會恩安堂上下同心 「逆旅」中經歷大轉變
「突破」11月再辦「逆旅先鋒2005—突破全人歷奇籌款」
改變字體大小 [-] [+]
Chris Chan / 基督日報記者
2005年07月16日07時12分 上午 Posted.

參加者回想起「逆旅」時仍津津樂道。﹙圖:基督新報/Chris Chan﹚

 »參加者回想起「逆旅」時仍津津樂道。﹙圖:基督新報/Chris Chan﹚

恩安堂傳道人Simon﹙上﹚及弟兄姊妹﹙中/下﹚都在「逆旅」中得到不少人生經歷。﹙圖:基督新報/Chris Chan﹚

 »恩安堂傳道人Simon﹙上﹚及弟兄姊妹﹙中/下﹚都在「逆旅」中得到不少人生經歷。﹙圖:基督新報/Chris Chan﹚

循理會恩安堂弟兄姊妹在參與「逆旅」過程中彼此熟絡起來,教會氣氛大大改變。﹙圖:基督新報/Chris Chan﹚

 »循理會恩安堂弟兄姊妹在參與「逆旅」過程中彼此熟絡起來,教會氣氛大大改變。﹙圖:基督新報/Chris Chan﹚

突破將於11月再舉辦「逆旅先鋒2005—突破全人歷奇籌款」。「逆旅先鋒」過去已連續3年舉辦,效果理想,今年會再接再勵。

More than 歷奇

「逆旅先鋒」是一結合了城巿單車越野定向攀嶺溯閒、星夜旅程、游繩下降的歷奇活動,但它不單是一個挑戰活動,突破更強調在過程裡,參加者能發掘自我生命潛能和意義,並且群體關係在彼此服侍過程中被建立起來。


「逆旅先鋒」的目的,是「在大自然環境中,透過綜合的歷奇挑戰活動,以非競賽形式,讓每位參加者發揮個人堅毅精神及潛能,激發團隊合作、超越自我的勇氣,體會克服逆境的樂趣,用心體會青少年全人成長的需要」。

建立年青人的抗逆力(Resilience)

「突破」有感時下青年很多缺乏信心、盼望和愛心,生活顯得被動、活在抑鬱裡,或在沉溺中,因此希望與青年人同行,透過歷奇建立團隊精神和培養他們的「抗逆力」。

「逆旅」的另一特色是,它的時間並不限於進行歷奇活動的數十小時裡,參加者亦不但有直接參與歷奇的隊員,重點更在於支援伍的支持。

此活動亦為了籌募突破發展表少年的工作經費,目標是150萬。

這次本報訪問了一個因「逆旅先鋒」而改變的教會—馬鞍山循理會恩安堂,看看「逆旅先鋒」怎樣讓教會成員得到生命成長,並且怎樣提高教會整體氣氛。

因著同心 — 整個教會氣氛都被改變

循理會恩安堂在03年開始參加「逆旅」。發動者傳道人Simon本來對「逆旅」沒抱很大的期望,只當作一個普通的歷奇活動,沒想到「逆旅」把整個教會氣氛都改變了:從前年輕與年長的弟兄姊妹只知名字,但如今「攬頭結頸」是常事。

在出隊前有許多準備的過程,傳道人Simon成了統籌。弟兄姊妹都稱讚他是一個好領導,他的毅行者經驗為隊員的準備帶來不少幫助。然而Simon怎樣解釋逆旅的成效呢﹖「是同心。」大家上下一心,為參加「逆旅」的弟兄姊妹做準備。Simon表示,當教會公佈了參加「逆旅」後,教會裡不同年齡的弟兄姊妹主動地聯絡他:有的人願意成為參加者,有的做支援隊。全教會上下都紛紛作出金錢和物資上的「貢獻」,可說是全民皆兵。結果,所有所需物資都在大家合力之下無一缺欠。

Go!走過逆旅

「逆旅先鋒」在突破青年村集合,在簡單的開幕禮後,「逆旅」就開始了——從開始一刻就意味著要走完。

逆旅隊員在旅程裡會遇到不少挫折驚怕。恩安堂隊員分享最難忘的一次經歷:那次他們報名後曾「探路」,熟悉路線。不料,大會因最後一段路環境危險而改動了路線。那是一條澗路,4位成員原以為走20分鐘即可,殊不知卻踏上一條仿似無盡的路。他們走呀走,大家都感到疲累了。「那是最辛苦的一段路。」成員分享。有些成員累極了,雙腿仿佛已不屬他們。隊長建議大家先休息一會,吃吃東西再走,不斷鼓勵隊員繼續走下去。最後在隊長的鼓勵下,走了2小時終於到達。

成員說,過程中即使極疲倦、難過、挫折和氣餒,卻不得不走下去,亦不能回頭,因為面前只有一條路。這不正像基督徒的人生路嗎﹖

Supporting by LOVE — 面對逆境的動力

恩安堂第一年參加的是8小時的「體驗組」,每4人一隊,參加隊員要行約15公里的山野路程。但是他們的參與絕不限於這4個人並8小時,事前的準備功夫更是牽涉了全教會弟兄姊妹。參加者都異口同聲地說:「最辛苦的不是我們,反而是支援隊!」

除了出發前的行山裝備,以及每隊8千元的籌款目標外,在行山過程中的支援可能比行山的更辛苦。

支援隊員在山上等候也不是一件輕鬆事。「逆旅」在每年11月舉行,山上溫度極低,曾有一年溫度低於10度,隊員在山上帳幕裡「苦候」隊員。「在那裡能喝到一杯熱的飲料,是一件非常感恩的事!」參加者說。支援隊的工作主要是為參加者準備食物,讓他們在支援站﹙Check-point﹚重新得力再上路。

恩安堂的支援隊在過程中顯出了無比的愛心。「他們準備的實在太豐富了,簡直就是「皇帝宴」,有壽司、零食…有一年更有火鍋!」參加隊員似乎仍在深深回味當日情景。深山中哪來的火鍋呢﹖原來支援隊親自把煮食器具、食物、甚至是水揹上山嶺,然後為行山隊員煮食,連「突破」同工也羨慕不已。

支援隊在「逆旅」中不單提供食物那麼簡單,原來更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可說是「愛的支援隊」。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成了基督的律法」﹙加6:2﹚支援隊的擔當,讓成員在逆境中得到力量。隊員分享,有一次當行山至極疲累想放棄時,想到支援隊隊員在等候他們,因著這份愛,他們有力起身再走。

參加者到了支援站後,除了得到支援隊的愛心事奉外,「突破」亦設有按摩隊和「心靈輔導站」,讓隊員身、心都得到恢復。往年蔡元雲醫生也親自在場替隊員打氣。

「突破」同工Tracy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察:在眾多隊伍中,能帶喜樂共同地面對逆旅中的惡劣處境的,都是有支援隊的隊伍;反之,沒有支援隊的隊伍成員很容易吵架,行得更吃力。因此今年的「逆旅先鋒」組織支援隊不再是自由選擇,而成了必須的參加條件。

年年再接再勵

恩安的弟兄姊妹全情投入「逆旅」。參加第一屆「逆旅」時他們特地自製了一款Team-shirt,成了最突出的team。突破同工說,從他們開始以後兩屆自製隊衣的組別多了起來。穿著自家特製teamshirt,士氣也特別高昂。他們在甚至在終點站開設「慶祝會」,開香檳以歡慶隊員成功走完「逆旅」。

恩安堂弟兄姊妹參加第一年「逆旅」,興緻勃勃的要參加第二年,更要向高難度挑戰,因此第二年他們參加了難度更高的探索組,在16小時內完成約30公里路程,挑戰攀嶺溯澗及星夜路程,第三年更參加「挑戰組」,在24小時內完成約55公里的高難度路程。

發現自我潛能—原來我也能做到

在逆旅中果真能讓人發掘自我潛能,組員表示他們的自我發現及組員彼此間的認識都增加了。一位姊妹在第一年中本為支援隊成員,後因一個行山隊員受傷而被逼「頂硬上」。本來還擔心自己不能做到,後卻發現原來自己「可以」。此外行山隊裡有一個外表文弱的姊妹,在24小時「逆旅」中竟表現出最好體力,實在令人意料不及,亦真正認識了她的另一面。突破同工亦分享了過往參加者在活動過程裡經歷生命突破和成長的故事﹙兩個青年人的故事——從逆旅中體驗生命的歷奇﹚。

「過來人」分享:

以下是一些由突破提供的歷年參加者分享:

程國雄 「越野先鋒隊」 2003年隊伍
「我與太太及一位教會的少年人組隊參加。在旅途中,這位少年人大腿抽筋,我也為他擦了幾次油及按摩大腿,行程因而拖慢。我心中盤算及告知太太想要求少年人在茅坪休息及隨支援隊下山。太太說這時是表現愛心的時候,我們不應放下這少年人不顧。我聽後覺得很內疚,像聖經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我只專注目標的達成,疏忽了對人的照顧。這趟上山的經歷,提醒我要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 

阿妹 「巴辣隊」 2002年隊伍
「......阿妹體會個人的本質並不是捱不得苦的「大小姐」,只要有人同路,她的「小宇宙」便能發揮。昔日因為朋友的疏礎蚖~入歧途,浪費了數年的青春歲月。今天,因著導師們的鼓勵、同行而完成了這巨大挑戰,學習堅持不放棄。」 

李志煒 「譚李麗芬非苦隊」2003年隊伍
「......經過今次旅程,真是獲益良多。首先就是能夠證明自己有能力完成挑戰,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因以往曾參加一個類似的活動,但途中因為膝部傷患困擾而退出,這一次的肯定令我增強不少自信心。其次就是在過程中體會到一些道理,可以應用於生活上,例如做任何事之前的準備功夫非常重要,不論在任何方面,只要準備越充足,信心便越提升,行事亦越順利。當遇上困難時,便要抓緊目標,確定正確方向,要當機立斷,勇往直前,便能克服種種困難,直到終點。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團結一致,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發揮團隊精神,再加上各人堅定的意志和毅力,相信就算再艱苦的任務,都必定能夠順利完成。…… 」

葉向華 「Contemplation」2004年隊伍
「……時間是晚上九時四十五分。Supporting Team為我們準備的晚飯豐富得令人感動,有飯、粥、湯、甜品、水果、朱古力、餅乾等,應有盡有,簡直就是「帝王級的享受」。不久,朱紅、Alvin、Wilson、Daniel那組和Alex、Peter那組也相繼到達。很多人都在飯後享用專業的Massage (但正因如此,讓我們在晚飯時間耽誤了接近兩小時)。……」


今年的「逆旅先鋒」將在9月23日截止報名,而「逆旅」則在11月19至20日西貢、沙田及大埔區舉行。名額120隊,每隊4人,須自組支援隊,並且每隊最少有一隊員具基本野外定向知識。

有關查詢可電2377 8507。



「突破」網址:www.breakthrough.org.hk
兩個青年人的故事——從逆旅中體驗生命的歷奇
逆旅先鋒歷屆精彩片段





標籤:   觀看所有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最新新聞
dot 邪惡的平庸:學者解釋協助自殺在西方擴張的根源
dot 全球信徒共領聖餐:敞開的門呼籲記念受逼迫肢體
dot 戰爭創傷烏克蘭難民精神健康 難民營急需人手物資
dot 「燃亮生命愛與光巡迴藝術展」荃灣首展 視藝福音感染社群
dot 葛培理故居改建成退修所 凝聚基督教傳道者的心靈攸關
dot 美國「女」槍手闖教會學校釀6死 牧師女兒遭殃
dot 大馬華裔部長推「參觀教堂計劃」被指誘穆斯林改教
dot 英國長者護理危機 基督教院舍促政府投放資金
 最新專欄
dot 大齋期默想:浪子迷失苦路 遇上耶穌聖殤之路
dot 假如有一天黑猩猩問人類:我從哪裡來?
dot 聖經先知時代始於公元前10世紀 作家拆解預言應驗
dot 創世記異於古近東神話?對今天人類的啟示……
 最新生活
dot 灣區短宣中心探討斷捨離 陳詩佩:清除情緒毒素7答問
dot 世界詩歌日:失落的語言呼喚人類靈性美善
dot 春分節慶 基督徒紀念耶穌救贖戰勝死亡
dot 領袖錯誤不可避免 猶太人理想主義融合現實踐行領導
  證道
從《懺悔錄》到恩典論:唐崇榮介紹奧古斯丁的貢獻
奧古斯丁為第4世紀神學家,著名的《懺悔錄》記錄了悔改的經歷,對原罪有深徹的體會,其後發展出的神學思想如恩典論、揀選論、信心論,對後世影響深遠。著名華人牧者唐崇榮近日在講壇介紹其神學思想。
檳城全球領袖高峰會即將舉行 運用科學策略提升人際關係
何謂神恩、靈恩?李天鈞析解五旬宗靈性:聖潔與能力並重

圖片新聞

prev next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3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