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出席「逆旅先鋒 — 突破全人歷奇籌款 2005」的主禮人、嘉賓、參加者,在起步禮表現高昂鬥志,蓄勢待發。﹙圖:突破機構﹚ |  | » 16小時「探索組」及24小時「挑戰組」均有一個環節是「城市單車」,讓參加者享受不同種類之挑戰活動。﹙圖:突破機構﹚ | .jpg) | » 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中),與大會的心靈支援隊,於晚上冒著寒風登山探望參加者。﹙圖:突破機構﹚ | 突破機構每年一度的「逆旅先鋒—突破全人歷奇籌款 2005」今年又有佳績,創下千人參與記錄。 「逆旅先鋒」已於11月19至20日一連兩天圓滿結束。今年報名參加「逆旅先鋒」的隊伍合共110隊,其中參加體驗組的有35隊、探索組有45隊、挑戰組就有30隊,共400多名參加者。參加團隊除了個人、學校、商業機構和教會團體外,更有來自更生中心、戒毒復康組織和其他弱勢社群的青少年。 主辦機構估計加上各隊支援隊成員、在背後協助是次活動的山藝義工隊和心靈支援隊等,整個活動的參與人數接近1,000人。 所有參加者於11月19日上午9時半進行起步禮後,上午10時一起由沙田突破青年村出發,於西貢、沙田及大埔區展開艱辛「逆旅」。
蔡醫、梁永泰博士勉勵青年人
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藉著是次活動激勵現今青少年:「預期香港回歸中國後,在政治、經濟、教育轉型的過程中,青少年仍會面臨多重考驗,需要在知識與生命素質上裝備自己,才能成為『逆旅先鋒』。」
如何面對逆境是重要的課題,突破機構總幹事梁永泰博士有很精闢的提醒:「歷史可改造人,人也可以創造歷史。心裏力量是逆旅的原動力。」
以下是一些參加隊伍的心聲﹙突破機構提供﹚
F.O.U.R (參加24小時「挑戰組」)
這支四位一體的女子隊,其中一名隊員是聾啞人士,特別需要彼此扶持完成這次「逆旅」。由於該名聾啞隊員,登山知識及危險意識不足,她們溝通不能用說話,需要面對面打手勢,每當她有緊急情況時,未必能及時出口制止,因此其他3位隊員需要特別照顧她,否則險象環生。另外,她又因為受傷了而需要攙扶行走,看見她這麼努力以赴,一心希望完成這次24小時的「逆旅」,大家雖然不忍心提早放棄,但也不得不退出。她們覺得過程中大家互相支持,能夠互相體恤包容是很可貴的。
四丁友 (參加16小時「探索組」)
來自天主教郭德勝中學的同學,年紀輕輕、卻毅力非凡,他們用了不多於11小時,便能完成16小時的「逆旅」,成為這一組別的第一名。其中一位隊員,途中不小心跌落溪澗,水深及肩,雙腿都刮傷了,雖然經歷這「逆旅」中的逆境,也無阻他們的鬥志,仍然發力向前衝,成功超越自我極限。
初次啼聲 (參加8小時「青少年及家庭組」)
這隊伍是名副其實的「初次啼聲」,他們4名隊員中,有3位是12至13歲的少年,首度與他們其中一人的爸爸參加「逆旅先鋒」。雖然是首次參加,卻有相當好的成績,在三十幾隊8小時隊伍中得到第4名。原來他們有此佳績,作為支援隊的媽媽們給予了很大支持,除了預備豐富食物,甚至中段加入陪行到終點。他們的父母均表示,難得有此機會讓現今的年輕人參加「逆旅先鋒」來鍛煉身心,希望他們好好珍惜。
中信嘉華銀行 (派出4隊:CKOT, Photosynthesis, 逆之勇者, 中信嘉華銀行 – 信用卡中心,參加8小時「體驗組」)
代表中信嘉華銀行的4支隊伍,同樣是初次啼聲,他們無論是參加者、抑或是支援隊都穿著公司的活動制服,士氣高昂。其中較早返抵終點的CKOT的隊員表示,過程中有走錯路,經歷這次「逆旅」後,相信日後面對工作逆境時會更捱得。而他們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亦因為這趟「逆旅」更緊密,因為他們不著眼於自己的成功也擔心未到達終點的其他隊伍,另外,他們更意想不到支援隊默默付出的無限量支持,包括食物及心靈支援,令他們十分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