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宣教 > 其他
浸信會差會尋求與堂會深化宣教關係 「雙雙認領」未得族群
2010年12月25日09時27分 上午 Posted.
香港浸信差會正尋求與浸信堂會建立深化的宣教關係,令宣教事工更可持續及更有力量。
差會總幹事連達傑牧師呼籲浸信會堂會牧者及差傳領袖與差會建立起深入協作的關係,並以「雙雙認領」的模式共同推動香港浸信會的在全球各地的宣教事工。所謂「雙雙認領」,就是堂會與差會互相搭配,一起認定及領受一個宣教工場或族群作為長期的宣教對象,共同關心及支援該地方的服侍。 「認領」已是全球不少熱心宣教的教會採用的方式,教會間互相協調,分別走向不同群體中作宣教活動,使福音更廣更快地傳遍全球不同大小的族群中。連牧師更盼望教會與差會以深入協作的方式共同認領宣教的群體,彼此資源共享,共同計劃謀策,互相依賴,互相委身,使宣教的路不致孤身走。 現時全港浸信教會及福音堂共150多間,連牧師表示若教會參與深入協作的關係的話,將會至少有5至10年長期性地專心關心一至兩個宣教範疇,並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及靈力的資源投放在宣教工場上。除此以外,堂會亦盼可派出本會或友會的宣教士到認領的群族中作短期或長期的事奉。
連牧師所提出的正符合宣教學裡「差傳鐵三角」的概念,就是差會、堂會及宣教士的搭配。不少堂會在宣教工作前都會猶疑不前,認為是只有人力及金公付出而少有回報的「蝕本」工作。然而翁競華牧師曾表示:「其實堂會發展和重視差傳工作,是表明順服主的使命,即使要付上代價,也樂意順服,這是一種美好屬靈生命素質,若會友因而學會順服主,樂意付代價順服主,則為堂會、為信徒都會帶來無限的祝福。」
事實上宣教工場所需要的支援亦不單是人力物力及金錢,宣教士所需要的關心、禱告是單單差傳機構獨力難撐的。而差會本身亦需要堂會的關心及金錢的援助,因此差會的支持是宣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
現時浸信會差會接觸的國家包括緬甸、越南、中國大陸、迦納、德國、法國及數個創啟地區。而浸信會堂會及福音堂有150多個。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